近日,全球科技界掀起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激烈争夺战。据报道,由科技巨头马斯克领衔的财团,正式向OpenAI的非营利部门提出了高达97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14亿元)的收购意向。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让OpenAI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的律师Marc Toberoff已于近日向OpenAI董事会递交了收购要约,意在全面接手OpenAI的非营利性资产。然而,OpenAI的首席执行官阿尔特曼迅速在内部消息中回应,称董事会将明确拒绝这一报价,并强调该报价与OpenAI致力于全人类福祉和AI技术发展的初衷不符。
在Toberoff提供的声明中,马斯克直截了当地表示:“是时候让OpenAI回归其最初的开源和安全公益使命了。”他进一步强调,此次收购将确保OpenAI能够继续沿着这一道路前行。然而,阿尔特曼在社交媒体上对此进行了嘲讽性的回应,他提出如果马斯克愿意,可以花费97.4亿美元(即马斯克报价的十分之一)来收购推特(现已更名为X)。这一回应不仅体现了阿尔特曼对马斯克报价的不屑,也暗示了双方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
事实上,马斯克与阿尔特曼的矛盾可以追溯到OpenAI的创立之初。两人曾共同创立了这家旨在推动AI技术开源和公益发展的非营利机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在公司的发展方向上产生了分歧。2019年,马斯克因无法获得对OpenAI的控制权而退出了该机构,阿尔特曼则接任了CEO一职。
自那以后,OpenAI逐渐走上了向营利性公司转型的道路。按计划,转型完成后,其非营利性机构将持有营利性公司的部分股权,从而保持对后者的控制权。然而,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对非营利性机构进行估值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据The Information报道,根据现阶段的信息,转型完成后,OpenAI的非营利性机构将持有至少25%的股份。而马斯克方面则估计这一数值应为51%,这意味着他的报价实际上远高于OpenAI方面的估值。
马斯克的此次收购行动不仅可能干扰OpenAI的转型进程,还可能对特朗普宣布的“星际之门”AI基础设施计划产生影响。该计划旨在未来四年内投入高达5000亿美元,由OpenAI、甲骨文、软银等巨头企业共同推动AI基础设施的发展。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马斯克是否会参与这一计划。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OpenAI方面仍坚持认为其转型计划是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他们辩称,马斯克的法律主张毫无依据,且过于牵强。同时,他们强调非营利性机构在转型后将获得其在营利性子公司中的股权的全额价值。
与此同时,马斯克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其他投资者的支持。据报道,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以及由Palantir联合创始人Joe Lonsdale领导的风投公司8VC等多家投资机构都表示支持马斯克的收购行动。好莱坞公司Endeavor的CEO Ari Emanuel也通过其投资基金参与了此次报价。
这场关于OpenAI控制权的争夺战无疑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马斯克还是阿尔特曼,都希望能够引领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然而,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谁将最终胜出仍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