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披露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合作动态。他证实,苹果已选择阿里巴巴作为其在中国市场的本地化合作伙伴,旨在优化其手机服务。
蔡崇信在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苹果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极为挑剔,与中国多家公司进行了深入交流,最终决定与阿里巴巴携手。他对能与苹果这样的行业巨头合作感到荣幸。
这一消息迅速在资本市场引发轰动。2月13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受此提振,继前一交易日上涨8.48%后,当日再度收涨2.55%,收盘价达到116.7港元,总市值攀升至2.22万亿港元。
那么,在众多深耕人工智能(AI)的中国公司中,苹果为何偏偏选中了阿里巴巴?这背后有何考量?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自2023年起便开始测试中国开发者开发的多种AI模型,并一度与百度接近达成合作。然而,由于百度在开发Apple Intelligence模型方面的进展未能满足苹果的要求,双方合作告吹。此后,苹果开始评估其他选项,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等中国互联网巨头。
阿里巴巴凭借其在AI领域的强大实力脱颖而出。阿里云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在近期发布的全球大模型盲测榜单中排名第七,成为非推理类的中国大模型冠军。该模型在数学和编程等单项能力上名列前茅,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除了强大的AI模型,阿里巴巴在算力、服务能力和数据安全性方面也获得了苹果的认可。阿里巴巴拥有中国最完备的AI基础设施产品及服务,且在AI领域投入巨大,这为其赢得了苹果的信任。
此次合作不仅为阿里巴巴带来了商业上的机遇,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长期以来,阿里巴巴在科技领域的投入有目共睹,但外界往往更关注其电商业务。此次与苹果的合作,有望让阿里巴巴在营收表现上完成向科技公司的进一步转变。
实际上,阿里巴巴近年来在AI领域的布局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旗下的多业务线已经落地了不少AI应用成果,包括国际站的AI外贸产品、天猫“双11”的AI工具以及1688的免费AI数字员工等。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业务效率,还优化了用户体验。
阿里巴巴还在积极吸引AI领域的顶尖人才。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已正式加入阿里巴巴,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这将进一步增强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竞争力。
尽管阿里巴巴在AI To C业务方面还在优化布局之中,但其已经通过AI技术深度融入了电商、协同办公、搜索和外卖等多个平台场景。这些应用落地更多面向的是B端商家,显著提升了业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对于与苹果的合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为阿里巴巴带来积极的影响。一方面,阿里巴巴可以将AI嵌入到苹果设备和应用中,共同打造AI手机;另一方面,双方可以在数据学习上进行互动,以数据训练AI模型,让AI更成熟。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本次合作对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的积极影响或许比较有限。
无论如何,随着与苹果合作的深入,阿里巴巴将迎来其AI商业化的关键时期。若能借此机会加速发展AI业务,阿里巴巴或将在“AI to C”方向上收获优势地位,并加速完成从电商巨头向科技巨头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