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餐饮市场迎来了一股以细分品类为主导的消费新潮流,牛蛙产业便是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凭借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质,以及多样化的烹饪方式,牛蛙成功从餐饮的边缘地带跃升为热门单品,推动了从养殖到餐饮的全产业链革新。
在这股牛蛙热潮中,餐饮品牌“蛙来哒”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运营模式,迅速崛起为行业内的领头羊,充分展示了单品餐饮的巨大潜力。
牛蛙产业的规模化蜕变尤为显著。据统计,2024年我国牛蛙养殖总产量已达到约70万吨,养殖范围遍及20多个省市,相较于2015年,产量增长了3倍以上。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牛蛙养殖已形成了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养殖技术的突破和饲料配方的优化,使得牛蛙的存活率和出栏效率大幅提升,供应也由季节性转向了全年稳定。冷链物流的完善,更是让牛蛙能够快速抵达全国市场,为餐饮终端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
牛蛙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与其健康属性和广泛的口味适应性密不可分。牛蛙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含量仅为1.2%,完美契合了现代消费者对于“轻负担、高营养”饮食的需求。无论是川湘风味的紫苏牛蛙、泡椒牛蛙,还是粤式蒜香牛蛙,这些创新口味都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了广受欢迎的餐饮热门之选。
牛蛙餐饮市场的繁荣也反映在了门店数量和市场规模上。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国内牛蛙餐饮门店数量已超过5万家,同比增长15%,全国牛蛙市场规模预计在700亿元左右。牛蛙价格的稳步上涨,也对养殖户和整个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牛蛙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蛙来哒”无疑是一个亮点。自2010年创立以来,蛙来哒便敏锐地捕捉到了牛蛙品类的市场潜力,通过聚焦单品和极致化运营的策略,迅速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其产品标准化与口味创新的双轮驱动策略,不仅推动了品牌建设和企业成长,还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供应链健康。
蛙来哒在推动牛蛙产业标准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21年,蛙来哒与湖南省食品质量安全技术协会共同发布了首个关于牛蛙的行业标准,涵盖了烹调技术、调味酱加工工艺、牛蛙养殖方法及紫苏种植与加工技术规程。2023年,蛙来哒又推进了国内首个国家级牛蛙生产养殖标准的制定,对牛蛙生产的全链条质量控制进行了规范,显著提升了牛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场景化营销方面,蛙来哒也走在了前列。品牌以“酷炫”为关键词,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用餐场景,如夜市风门店、游戏厅主题店等,通过社交媒体手段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成功打造了“餐饮+娱乐”的模式。这种策略不仅让蛙来哒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超过10亿次的曝光,还吸引了大量Z世代消费群体,使其成为年轻消费者心中最受欢迎和信赖的蛙类餐饮品牌之一。
蛙来哒在供应链深耕方面也构筑了竞争壁垒。通过实施生态化养殖策略和严格的“三级检测”模式,蛙来哒确保了食材的安全性,并将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同时,蛙来哒还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多个配送中心,有效缩短了配送时间,确保了食材的新鲜与安全。
蛙来哒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快速发展上,还体现在对整个牛蛙产业的推动上。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深化,专注单品类、打造极致体验的餐饮模式将成为行业的新趋势。蛙来哒等品牌的崛起,无疑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