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阿里携手,iPhone 16剑指AI新高度,安卓阵营承压
近日,在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证实了苹果与阿里的合作传闻。他表示,苹果在中国市场寻求一个能够为其手机服务提供本地化支持的合作伙伴,在经过多方考量后,最终选择了阿里巴巴。蔡崇信强调,能与苹果这样的顶尖公司合作,阿里巴巴深感荣幸。
这一合作被视为苹果补齐中国市场AI能力的重要一步。据悉,即将发布的iPhone 16将全面搭载名为“Apple Intelligence”的AI解决方案,这标志着苹果在AI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方案不仅强化了设备端的AI处理能力,还通过云端AI的协同,为用户提供更智能、个性化的体验,同时确保用户隐私不受侵犯。
苹果在AI领域的这一大动作,无疑给安卓阵营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那些试图通过模仿苹果来吸引用户的品牌,如OPPO,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OPPO长期以来在工业设计、用户界面、营销策略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苹果影子”,在中国市场,当iPhone价格走高、创新放缓时,OPPO凭借其亲民价格、出色拍照以及在某些方面(如快充)超越苹果的体验,成功捕获了一批用户。
然而,随着iPhone 16以“AI完全体”的姿态亮相,OPPO曾经的“苹果平替”形象开始显得黯淡。苹果通过此次与阿里的合作,不仅解决了AI功能在中国市场的落地问题,还标志着其从“封闭生态”向“有限开放”的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无疑将增强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苹果在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67.1%。而OPPO虽然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出货量位居第一,但在中国市场却面临挑战。随着线上渠道的崛起和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OPPO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失。特别是在高端市场,OPPO始终难以真正突破,品牌形象与苹果、华为等品牌存在明显差距。
面对苹果在AI领域的强势回归,OPPO也在积极寻求变革。公司创始人陈明永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500亿元研发预算,聚焦核心技术攻坚,AI是其中的重点方向。在产品层面,OPPO试图通过Find X系列等高端旗舰产品,在影像、设计、快充等方面持续创新,以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OPPO还在努力摆脱“iOS Like”的影子,在系统层面加入更多自研技术和特色功能。
然而,这些努力能否帮助OPPO在AI变局中成功突围,仍是未知数。在AI技术路线上,OPPO需要决定是自研为主还是合作共赢,以及是全力投入大模型领域还是聚焦端侧AI。同时,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OPPO也需要摆脱“平替”标签,塑造更独特、高端的品牌形象。产品策略层面,OPPO需在影像、快充、设计等优势领域持续创新,以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
iPhone 16的AI进化无疑为OPPO等安卓厂商敲响了警钟。如何在AI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成为OPPO们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这场“围猎iPhone 16”的战役,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