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铁野餐热,年轻人的新风尚如何撑起百万流水生意?

   时间:2025-02-13 19:34:36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高铁旅行中的饮食文化悄然发生着变革,从简单的泡面和火腿肠,到如今精致多样的餐食选择,高铁俨然成为了一座移动的“美食殿堂”。

春节期间,高铁上的饮食场景尤为引人注目。乘客们不仅自带水果拼盘和各式小吃,还在高铁上享受起了《甄嬛传》等电视剧,同时手捧奶茶,品尝卤味,将高铁车厢变为了一间间私人的“观景餐厅”。社交媒体上,“返工人把高铁吃成流水席了”等话题热度飙升,展现了高铁餐饮文化的繁荣景象。

这股潮流背后,高铁餐饮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增长。济南煎饼、西安凉皮、武汉热干面……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纷纷搭上“舌尖上的高铁”,为乘客带来味蕾上的盛宴。而高铁外卖和跑腿服务的兴起,更是将这一市场推向了新的高度。乘客只需在12306 APP上轻松下单,即可享受送餐到位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旅途中的餐饮需求。

牛先生,一位曾就职于铁路局的年轻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2021年,他开始从事高铁跑腿生意,专注于为乘客代购茶颜悦色等热门饮品。起初,他的生意主要面向B端客户,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他逐渐将重心转向了C端市场,开发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牛同学跑腿”。如今,他的团队每天能送出五六百杯奶茶,业务范围也扩展到了各类湖南特产。

牛先生的成功并非个例。随着高铁餐饮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个人开始涌入这一领域。然而,高铁餐饮市场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不少挑战。高昂的租金和运营成本、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不少商家望而却步。同时,高铁上的餐饮选择也相对有限,被网友戏称为“高铁特产”的西梅、奶酪、牛肉干等零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鲜有新晋网红零食的身影。

尽管如此,高铁餐饮市场依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2024年,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了43.12亿人次,同比增长11.9%。尤其是在春运期间,高铁几乎成为了一座庞大的消费金矿。为了抓住这一机遇,不少品牌商家开始尝试在高铁站开设“高铁店”,通过外卖服务将美食送上高铁。

然而,高铁餐饮市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盈利的艰难。高铁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而高铁的公益属性又使得其票价难以完全市场化。因此,高铁餐饮市场的盈利主要依赖于路网服务和客运业务,而餐饮等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商家看好高铁餐饮市场的前景,纷纷涌入这一领域寻求商机。

值得注意的是,高铁餐饮市场的繁荣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一些第三方跑腿服务通过线上平台为乘客提供代购服务,既满足了乘客的餐饮需求,又为自己创造了收益。这些新兴商业模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高铁餐饮市场的业态,也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多样化的服务体验。

然而,高铁餐饮市场的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如何平衡公益性与市场化、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如何丰富餐饮选择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高铁餐饮市场真正成为一个既满足乘客需求、又实现商家盈利的双赢市场。

在此背景下,高铁部门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多地高铁开出自营餐厅,推出特色套餐等服务,努力提升乘客的餐饮体验。同时,高铁部门也在加强与商家的合作,共同开发新的餐饮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满足乘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乘客需求的日益增长,高铁餐饮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所有高铁餐饮从业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