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近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此举标志着这家电池巨头将进一步拓展其国际融资渠道。
据多方报道,宁德时代此次赴港上市意在筹集至少50亿美元的资金。目前,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持股约23%,以其所持股份计算,其身价已超过2500亿元,基于宁德时代A股市值1.15万亿元的估算。
据宁德时代方面透露,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以及境外营运资金的补充,为公司长期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宁德时代的港股招股书中未明确提及筹资金额,但详细披露了去年前三季度的业务细分收入情况,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了解公司收入结构的细节。
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收入达到1755.43亿元,占比67.80%;储能电池系统收入464.19亿元,占比17.90%;电池材料及回收收入188.21亿元,占比7.30%;电池矿产资源收入45.27亿元,占比1.70%。
从毛利率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业务的毛利率为24.30%,高于2023年同期的17.50%;储能电池系统业务的毛利率为28.40%,同样高于去年同期的20.50%。宁德时代在招股书中指出,这得益于麒麟电池、神行电池等创新产品的上市和规模化商业应用,以及电池系统销售均价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而有所调整。
储能电池市场的另一大亮点是数据中心需求的快速崛起。招股书指出,随着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对算力及电力需求的快速提高,储能电池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动力。
据招股书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预估出货量为3758GWh,全球储能电池预估出货量为1400GWh,合计约5.1TWh。宁德时代预计在这一市场中占据约2TWh的份额,因此亟需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曾表示,公司的远期商业目标之一是在所有用到电池的领域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也都有宁德时代的投资布局。
海外扩张是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的核心驱动之一。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的海外收入占比已达约三成。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13大生产基地,总产能超过700GWh,并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及印尼等地积极推进项目。
通过此次H股上市,宁德时代希望能够有效储备外汇资金,为海外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配置全球资源,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对于宁德时代的港股估值,市场存在争议。有投资者认为,公司面临保利润还是保份额的困局,也有人通过产能利用率来推测其市值。然而,也有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宁德时代今年有望完成利润和估值的同步上涨,即“双击”。
该人士指出,宁德时代今年的产能约为800GWh,按7-8成产能利用率推算,大约能产出560GWh至640GWh的电池。随着新产品的推出和利润率的提升,公司有望从以前每GWh赚1亿元上升到1.15亿元左右,对应利润为640亿元至736亿元间。若市场维持当前估值不变,宁德时代的市值有望达到1.47万亿元至1.7万亿元,相比当前市值仍有30%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