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厂抢滩家政服务,万亿市场蓝海还是挑战重重?

   时间:2025-02-13 14:42:08 来源:蓝鲸新闻作者: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万能的互联网”上三大稀缺资源成为了热议话题:流量、真相以及靠谱的住家阿姨。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家政市场迎来了年度最为繁忙的时刻,各地单次保洁、住家保姆等临时订单激增。不仅如此,在人口老龄化、养娃就业“双城化”、工作“996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择将家务琐事交给专业的家政阿姨打理。据行业协会估算,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约有3000万,但实际需求已超过5000万,用工缺口高达2000万。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原本由58同城一家独大的本地生活服务赛道,如今也吸引了更多互联网大厂的加入。近期,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家政特惠活动。京东App进行了大改版,首页下拉即可看到醒目的“京东生活”频道,提供家政、洗衣、家电清洗等生活服务,并启动了“百县十万人招募计划”,计划投入10亿资金开拓下沉市场。美团则以“49元2小时保洁”的超低价抢占市场,迅速在杭州招募了800名保洁员,试图通过高频低价策略改变用户习惯。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平台上的宠物洗护、家政保洁订单增幅显著,分别达到148%和93%,大扫除小时保洁、精细擦窗、油烟机清洗等团购订单的增长尤为突出。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家政服务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家政市场规模已达1.16万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1.3万亿元。然而,互联网平台的渗透率却不足15%。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家政保洁的时薪已突破60元大关,维修、安装等服务的费用更是高达几千元,甚至超过了部分白领的日薪。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失衡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服务,如“上门代厨”、“上门喂猫遛狗”等,进一步推动了蓝领服务需求的增长。

然而,尽管市场需求巨大,但家政服务市场的乱象也不容忽视。58同城作为曾经的本地生活服务代名词,却未能妥善解决用户需求。用户张女士曾花费1500元在58到家下单全屋打扫服务,但清洁效果不佳,还被工人诱导充值VIP,经历了多个平台客服的协调仍未能解决问题。类似的问题与投诉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层出不穷。同时,高收费也成为了用户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矛盾点。

面对这一市场乱象,京东、美团等平台强势入局。京东通过“购物送家政”、“PLUS会员积分兑换”等方式,希望将电商用户转化为本地生活用户,让用户低成本体验到生活服务。美团则依托外卖、团购的流量优势,以高频业务补贴低频服务,不断拓展市场份额。腾讯也推出了“小修小补”地图,利用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修补服务。

然而,尽管大厂们纷纷布局家政服务市场,但在下沉市场却遭遇了困境。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成功让许多业内人士坚信“得下沉市场得天下”,但在家政服务领域,大厂们却发现“互联网逻辑”在此失效。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更依赖熟人经济,对平台派单持怀疑态度。同时,由于覆盖一个家政服务商家的成本远高于一线城市,但GMV贡献却不及一线城市,补贴战术在下沉市场难以持续。

家政服务作为非标品,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服务质量。数据显示,2024年家政服务投诉中有22.2%涉及“服务内容与实际不一致”。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各大平台需要建立起规范的服务标准体系,并利用技术手段监控服务质量。同时,针对费用透明度问题,平台应给出更加灵活的收费机制,避免一刀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