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地资产收益下滑,“资产荒”现象日益显著,内地投资者正积极寻求海外更高收益及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在美元理财产品整体收益回调的背景下,香港凭借“联系汇率制”等制度优势,逐渐成为内地投资者配置境外资产的重要选择。
近期,国内多家银行纷纷下调美元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关注。例如,北京银行的京惠存美元存款产品利率显著下调,1年期利率从3.3%降至3.0%,6个月期利率则从3.0%降至2.7%。南京银行更是将3个月美元存款利率从4.3%大幅下调至2.1%。这一系列调整使得美元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也受到影响,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境内美元理财产品近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已下行至4.4%附近。
在此背景下,香港的高息美元存款显得尤为吸引。由于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其美元存款利率并未受到国内调整的影响。据香港业内人士介绍,香港的高息美元存款多为短期优惠,存期多为一个月、三个月或六个月,利率多在4%-4.5%区间。相比之下,国内同期限产品的收益多在4%附近,且随着内地短期美元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和门槛的提高,预计将有更多资金流向香港。
除了高息美元存款外,香港的保险产品也是内地投资者配置境外资产的重要选择之一。香港作为资金自由流通的全球金融中心,其保险产品尤其是储蓄险备受青睐。香港主流的储蓄险预期收益基本在5%以上,部分长期保单甚至可能达到7%的复利。这些产品以其全球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成为当下不可或缺的理财工具。
据香港保诚保险有限公司代理人介绍,对于市场利率长期处于下行环境的经济周期而言,资产配置更应注重长期性。而香港的储蓄险以其高收益、长期限的特征,成为内地投资者的重要选择。香港保险产品还具有诸多境内同类产品不具备的优势,如保单拆分、多币种转换等,投资者可根据不同货币间利差趋势来增厚投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香港储蓄型保险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成为优秀的海外资产配置工具,但其竞争力也可能受到利率下行的影响。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其收益率可能过低,导致竞争力减弱。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时需谨慎考虑。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也提到,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这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境外资产配置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