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储能业务再添新翼,上海超级工厂正式投产,储能市场迎来新变数。
2月11日,特斯拉宣布其位于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入运营,此举标志着特斯拉在全球储能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深。随着这座超级工厂的投产,特斯拉正逐步成为全球储能市场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特斯拉储能业务的增长速度令人瞩目。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能源存储产品的装机量达到了11GWh,创下了新的季度纪录,并且实现了历史最高的季度毛利。全年装机量更是达到了31.4GWh,相较于前几年,特斯拉储能业务的装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储能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Megapack和Powerwall的成功。他还透露,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有助于提高产量,尽管季度部署量可能会波动,但预计2025年的部署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建设速度再次彰显了特斯拉的“中国速度”。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刷新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当年创造的纪录。这座工厂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接近40GWh。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不仅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更加深入,也预示着其将更紧密地与中国供应链合作。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特斯拉方面表示,储能超级工厂有望像上海超级工厂一样,带来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宁德时代作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主要供应商,为特斯拉提供了定制化的储能电芯。国内锂电龙头亿纬锂能也有望被纳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中。特斯拉扩充供应商后,宁德时代依然是特斯拉储能业务最大的供应商。
特斯拉此次在中国量产交付的第三代Megapack储能系统,相较于第一代产品,系统容量和功率均提高了约50%,并且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然而,面对中国市场上激烈的竞争,特斯拉储能产品能否在中国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尚需时间验证。
从售价上看,特斯拉Megapack的瓦时单价远高于国内储能系统的集采价格。国内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也正在快速发展,主流产品的系统容量已经迭代至更高规模,Megapack的系统能量密度并不及国内主流产品。然而,特斯拉储能产品在设计上与国内产品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定制化电芯、浅充浅放的充放电策略以及被动消防设计等。
尽管特斯拉储能业务入华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打破中国市场的固有格局,但长期来看,其差异化的技术路线或将为中国储能行业提供新的解题思路。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在投产仪式上表示,特斯拉致力于打造能源产品与电动车协同,以实现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愿景。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将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