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在全球科技界引发的热潮仍在持续发酵,从云计算巨头到芯片制造商,从应用端大厂到汽车制造商,再到电信运营商,DeepSeek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那些未能早期入局的创投机构正踏破门槛,试图抓住这一波浪潮。
据知情人士透露,某头部投资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在DeepSeek大火之前,他们曾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频繁交流,但今年却难以约见。百度风投CEO高雪也回应了网络上关于“百度风投就在DeepSeek楼上,却错过了投资”的热议话题,她表示,虽然曾在DeepSeek入驻初期便拜访了相关负责人,但遗憾未能成为其投资人。
关于“阿里拟10亿美元入股DeepSeek”的传闻,阿里方面已予以否认。然而,DeepSeek的崛起不仅在科技界掀起了波澜,也在创投圈引发了强烈反响。就连坚决不投资大模型公司的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也表示,如果DeepSeek开放融资,他肯定会参与。
高合资本合伙人孔庆勋指出,DeepSeek从爆火到现在仅一个春节的时间,虽然大多数投资机构尚未复工,但可以预见的是,节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AI投资热潮。特别是那些之前错过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的机构,将面临强烈的错失恐惧(FOMO)情绪。
天眼查数据显示,DeepSeek(全称为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主要由宁波程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99%,梁文锋持股1%。股权穿透后发现,公司主要有四位合伙人,分别是梁文锋、郑达韡、陈哲、李欢。与国内其他大模型公司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不同,DeepSeek尚未获得外部机构的股权投资。
自成立到爆火的一年半时间里,DeepSeek发布的多个大模型都引起了市场关注。尽管有投资机构想找DeepSeek投资,但却缺乏渠道。一家风险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DeepSeek在开源社区一直有名气,但它并不积极融资,因为本身并不缺钱,能够通过其他业务养活团队,给人一种“闲云野鹤”的感觉。
梁文锋本人曾在DeepSeek成立前表示,团队也曾与不同的出资方谈过融资,但发现很多VC对做研究有顾虑,希望尽快商业化,而他们的思路是优先做研究,因此很难从VC那里获得融资。梁文锋指出,团队目标很明确,就是做研究、做探索,不追求能拿到多少回报。
DeepSeek背后有量化对冲基金“幻方量化”的支持,幻方量化是一家规模达到千亿的顶级基金,从2018年开始加大对AI的投入,到了2021年前后,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万卡集群公司。因此,在孔庆勋看来,DeepSeek的成功难以复制。
面对“VC们集体错过DeepSeek”的质疑,百度风投CEO高雪直言,曾在DeepSeek入驻融科资讯中心的第一时间便拜访其相关负责人,并保持友好互动。但因为幻方的大模型业务没有拆分独立融资计划,所以目前没能成为DeepSeek的投资人。
尽管错过了DeepSeek,但多位AI投资人在谈及DeepSeek的影响时,都提到了“信心”。杉域资本董事总经理王春杰表示,DeepSeek确实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整个春节期间,翻看朋友圈,基本都在转发DeepSeek的相关内容。曾经大家觉得国外AI巨头是难以追赶的大山,现在证明这件事并不遥远。
随着DeepSeek潜力的逐渐放大,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下一个投资机会在哪。孔庆勋认为,最大的利好是在下游,应用端将迎来百花齐放。未来2C的公司可能会像当年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一样,最终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但在2B的不同细分场景,很多企业都有机会。同时,中上游也将迎来增长需求,尽管大家对于大模型公司商业变现路径的看法还存在分歧,但可以确定的是,基础设施和应用层都将迎来利好。
对于创业者而言,DeepSeek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做到了模型平权,降低了应用层开发者入局的门槛。今年肯定会有更多的创业者开始考虑下载开源模型进行私有部署。然而,对于应用端是否会在今年迎来爆发,一些风投人士还是持谨慎态度,因为目前DeepSeek-R1的性能还没有迎来本质的飞跃性提升。
全球正在掀起从芯片企业、云计算巨头到各路基础设施公司适配、接入DeepSeek的热潮。英伟达、AMD、微软、亚马逊云科技、英特尔等海外企业相继与DeepSeek牵手,而国内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阿里云等云计算大厂,以及海光信息、华为昇腾、沐曦等芯片厂商也已宣布上架或适配DeepSeek模型。
图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