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卷,这一源自山姆会员商店的奶油夹心蛋糕,自2019年在中国市场亮相以来,迅速凭借其高性价比成为了一款爆品。据报道,每千名走进山姆的顾客中,约有300人会选择购买瑞士卷,其销售额在某些门店的月营业额中占比高达8%至10%,年销售额更是一度突破了10亿元大关。
瑞士卷的成功,不仅为山姆带来了显著的业绩提升,也引发了中国本土零售业的广泛关注与效仿。近年来,包括盒马、大润发在内的多家本土超市纷纷推出了类似产品,试图通过复制这一成功模式来打造自己的大单品。
盒马自2019年涉足烘焙领域以来,已成功孵化了多款过亿单品。其中,草莓盒子蛋糕在2023年的五个多月销售期内,就实现了超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80%。盒马即食零售总经理宁强表示,虽然盒马在麻薯、瑞士卷等品类上是“追随者”,但在草莓盒子蛋糕上,盒马则是“创新者”。
大润发也不甘落后,推出了自研的“润发脆脆蛋挞”,作为热门产品推向市场,并预计其有望成为年度破亿的超级大单品。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做好商品已经成为国内超市业的共识。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在分享经验时强调,胖东来与同行拉开距离的最大原因是商品。胖东来在自有品牌的开发、品类优化和研发以及品类管理等方面都在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了整个运营和品质的提升。据报道,胖东来100多个自有品牌的SKU销售额已达到11亿元,其中四个单品销售过亿。
随着国内商超对新业态和新零售的热情逐渐降温,它们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商品本身,不断探索和尝试。山姆的中国学徒们,正从模仿者逐步转变为创新者,努力孕育出更多的本土“瑞士卷”。
以盒马为例,其在草莓盒子蛋糕上的成功并非偶然。从最初的创意提出,到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再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品质的提升,盒马经历了四年的摸索与进化。通过集采红颜草莓、奶油和面粉等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以及标准化确保品质,盒马成功地将一个非标准化的蛋糕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物流,从而覆盖了更广泛的市场。
山姆瑞士卷的成功效应,不仅在于其示范了研发型供应链生态的价值,还加速了本土商超业对烘焙品类的加码。传统烘焙渠道饼房一直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但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涌入,商超零售渠道已成为烘焙品类越来越强劲的销售渠道。高性价比和特色烘焙产品,成为了商超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必选项。
在这一波“调改”中,本土商超们正在群体性进入一个重构商品供给的新时期。它们通过向山姆、Costco等国际零售巨头学习商品开发经验,向胖东来学习用人之道,以及向更优秀的国际化企业学习卖场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本土商超的类似产品在销售额上与山姆瑞士卷仍有较大差距,但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随着本土商超在商品研发、供应链整合以及品质提升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未来有望孕育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瑞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