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航天事业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2月11日,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也被称为长征八号改,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增添了新成员。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是基于长征八号火箭改进而来,旨在满足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的需求。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这款火箭沿用了长征八号的芯一级和助推器,但芯二级采用了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并配备了5.2米直径的整流罩。
长征八号甲火箭与长征八号基本型和无助推器串联构型共同构成了长征八号系列,形成了太阳同步轨道3吨、5吨、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显著增强了我国在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发射方面的实力。宋征宇还透露,长征八号甲火箭创新性地整合了卫星支架、转接框和仪器舱的功能到一个多功能舱内,成功减重200公斤,提高了火箭的运载效率,这是国内火箭结构上的首次应用。
长征八号甲火箭首次使用了3.35米直径末级搭配5.2米直径整流罩的构型,使得火箭的“头部”看起来更大,为卫星提供了更大的容纳空间,能够搭载更多种类和更大体积的卫星,增强了任务的适应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设计师樊晨霄介绍,新研制的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可以携带更多燃料,并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显著提升了运力,缩短了卫星入轨时间,节省了燃料,延长了卫星寿命。
设计师刘立冬表示,以液氢、液氧为燃料的火箭末级具有比冲高的特点,能够以较少的燃料获得较大的推力,是我国目前掌握的比冲较高的推进剂。在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规划中,未来中高轨运载火箭的主要构型都将采用氢氧末级。他进一步指出,在通用氢氧末级出现之前,我国仅有直径为3米的氢氧末级,已不能满足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发展需求。通用化设计的氢氧末级模块可以满足后续火箭的统一产品规格,提升模块级产品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宋征宇强调,3.35米直径通用氢氧末级将成为未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熟模块,供其他火箭选用,这将有力提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整体运载能力。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创新实力,也预示着我国航天事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