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国科技巨头无视DeepSeek挑战,今年算力投资持续加码

   时间:2025-02-12 05:12:13 来源:财经杂志作者:财经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关于算力投资的辩论正在悄然展开。争议的焦点源自中国AI创业公司DeepSeek的崛起,该公司声称以极低的算力成本训练出了与OpenAI旗舰模型性能相近的AI模型,这引发了业界对于算力投资效率的深刻反思。

自2023年以来,中美科技公司普遍认同大模型需要“大力出奇迹”——即依靠庞大的算力和资金支持来推动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英伟达作为AI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从中受益匪浅。然而,DeepSeek的“四两拨千斤”技术路径,似乎预示着堆砌算力的模式并非长久之计。

尽管如此,美国科技四巨头——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仍坚定地站在“大力出奇迹”的一边,持续加码算力投资。2024年,这四家公司的资本支出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总额超过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的资本支出分别为756亿美元、777亿美元、525亿美元和373亿美元。

进入2025年,尽管增速略有回落,但美国科技四巨头的资本支出仍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最新财报电话会信息,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分别计划2025年的资本支出为环比增加、约1000亿美元、750亿美元以及600亿至650亿美元。这四家公司2025年的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将超过3200亿美元,总增速约为30%。

美国科技四巨头的算力投资热潮,无疑给中国市场带来了重要启示。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高度依赖算力,大型科技公司每年将大量资本支出用于采购芯片、服务器等算力设备。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的算力投资策略,反映了它们对未来市场的乐观判断和对技术变革的坚定投入。

然而,随着DeepSeek等公司的出现,算力投资的回报率开始受到投资者的质疑。2025年初,英伟达股价因市场担忧情绪一度下跌17%,尽管随后有所回升,但投资者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DeepSeek的成功案例让市场开始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更高效的算法来降低算力成本,从而做大算力蛋糕。

面对市场的质疑和担忧,美国科技四巨头仍坚持自己的算力投资策略。它们认为,尽管存在浪费的可能,但多买算力可以确保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多位科技公司战略规划人士表示,科技巨头不会让利润和现金流闲置,而是会积极面向未来的产业变革进行投资。

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的算力投资策略得到了其财务数据的支撑。这四家公司的净利润和现金流均保持正增长,足以支撑当前高强度的算力投资。它们还通过延长设备使用时长、降低折旧摊销成本等手段来调节利润率,确保算力投资的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已经通过“云+AI”业务获得了实际回报。它们的AI业务年化收入大幅增长,不仅创造了直接收入,还带动了其他云产品的间接销售。相比之下,meta虽然没有云业务,但其管理层判断AI业务未来有望覆盖超过10亿用户,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

然而,高强度的算力投资并非没有终点。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张和供需平衡的实现,科技公司将会放缓算力采购。美国科技四巨头的资本支出增速已经呈现出放缓的趋势。预计在未来1-2年内,它们的算力投资将逐渐回落到正常区间。

对于中国科技公司来说,美国科技四巨头的算力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尽管国内已经出现算力过剩的担忧,但中国企业仍需谨慎对待算力投资的缩减。长期来看,AI应用落地需要更多算力支持;同时,面对美国对中国的先进AI芯片出口管制,中国企业需要在现有算力基础上做好储备,以应对未来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