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电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奥克斯电气(以下简称“奥克斯”)以其独特的市场定位,终于站上了IPO的关键舞台。这家曾多次与格力电器公开交锋,并在法庭上多次对峙的企业,如今正寻求通过港股市场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
上月,奥克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一旦成功上市,它将与美的、海尔智家等家电巨头在港股市场同台竞技,争夺投资者的青睐。在招股书中,奥克斯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大众市场家用空调第一品牌”,并声称在全球空调行业中排名第五。然而,这些光鲜亮丽的标签背后,奥克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涉及资金、技术以及公司整体形象。
自1994年成立以来,奥克斯空调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迅速崛起的过程。尤其是在2002年,奥克斯通过发布《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详细揭露了空调制造成本,并发起了价格战,成功获得了“价格杀手”的称号。这一策略不仅帮助奥克斯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还让它在家用空调领域站稳了脚跟。至今,平价空调仍然是奥克斯的主打产品,根据招股书,奥克斯自称在中国大众市场家用空调品牌中排名第一。
除了家用市场,奥克斯还积极拓展商用市场,覆盖写字楼、商场等场景。然而,家用空调仍然是其核心支柱。招股书显示,去年前9个月,奥克斯的营收达到242.78亿元,其中空调业务占比超过98%,家用空调更是占总营收的88.32%。
尽管奥克斯近年来保持着不错的增长速度,但其隐忧同样不容忽视。与其他家电企业相比,奥克斯的毛利率相对较低。去年前三季度,其综合毛利率为21.46%,而美的、海尔智家和格力的综合毛利率则分别为26.76%、30.85%和30.21%。奥克斯的定价策略虽然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但也压缩了利润空间,限制了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奥克斯在空调核心技术上与格力、美的等企业存在明显差距。招股书中坦言,包括压缩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仍依赖外部采购。而格力和美的则具备压缩机自主生产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奥克斯的成本控制和产品技术迭代能力。技术专利纠纷也因此成为格力与奥克斯长期争斗的焦点之一。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奥克斯也在寻求转型和升级。去年底,奥克斯宣布与松下达成战略合作,在安徽芜湖建设空调压缩机生产基地,以提升一体化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在销售方面,奥克斯也在加强渠道建设,探索新的销售模式。
然而,这些努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与同行相比,奥克斯的资金状况并不宽裕。去年前三季度,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近4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上年末减少51.02亿元。资产负债率也高达84.6%,远高于美的和格力的水平。
因此,上市融资对奥克斯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筹谋A股上市八年后,奥克斯选择改道港股。港股市场相对容易上市,监管要求相对简单,审核周期较短,更符合奥克斯早日实现上市的诉求。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更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更广泛的投资者基础,有助于奥克斯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不过,奥克斯在上市前的一次大额分红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去年前三季度,奥克斯进行了37.9亿元的分红,是其当期净利润的1.4倍。这一举动引发了投资者对其融资动机的质疑。大额分红不仅会导致公司资金压力上升,还可能影响市场对公司发展潜力的判断,进而影响股价。
尽管如此,奥克斯仍然坚持其上市计划。对于这家在空调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来说,上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能否如愿登陆港股市场,并在投资者那里获得期待中的市值,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