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一线城市消费下滑,全国数据背后,真实消费市场究竟如何?

   时间:2025-02-10 09:09:13 来源:小白说财论道作者:小白说财论道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民众普遍感受到消费市场的疲软,多数人的消费能力似乎有所下滑。然而,2024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却带来了一丝意外。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95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3.7%。尽管这一增速并不算突出,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实属不易。然而,这组数据与人们的实际感受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中尤为明显。根据统计,2024年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073.6亿元,同比下降了2.7%;而上海则为17940.19亿元,同比下降3.1%。两大一线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全国增速之间的差距达到了5个百分点以上。

特别是在2024年11月,这一差异更是显著。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75.9亿元,同比下降了14.12%;上海则为1442.94亿元,同比下降13.47%。要知道,每年的10月之后通常是消费的黄金周期,尤其是11月的双十一,按常理来说消费应该大幅增长,但北京和上海的数据却显得不尽如人意。

与北京和上海的数据相比,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则显得较为乐观。无论是11月还是全年,全国的数据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然而,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降幅却高达13%以上,与全国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为什么上海和北京的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会有如此大的偏差呢?哪个数据更真实一些呢?从多个方面来看,个人更倾向于相信北京和上海的数据。

一方面,北京和上海的统计队伍素质较高,拥有相对科学的统计样本,因此统计结果可能更为准确。另一方面,这两个城市的GDP基数庞大,无需通过消费造假来拉动GDP增长。北京和上海的消费数据与人们的直观感受更为贴切。

进入2024年以来,大多数人都能明显感受到消费能力的下降,尤其是餐饮行业。虽然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了5.3%,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从身边的情况来看,餐饮行业面临着客流量减少、营收下降和大量店铺倒闭的困境。2024年上半年,全国就有100多万家餐饮店倒闭,这一数字令人震惊。

除了餐饮行业,房价也是反映消费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消费与收入密切相关,收入高了消费自然旺盛,但如果收入下降,社会消费也会随之下降。从最近两年的楼市情况来看,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楼市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房价的持续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人们的收入状况。

在当前房价下跌的背景下,如果人们的收入增长明显,相信很多人会积极涌入楼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楼市依然低迷,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刚需人群的收入跟不上,对未来的预期不理想。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不敢买房,也不敢消费。因此,北京和上海的消费数据更能反映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