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正面临人才短缺的巨大挑战。据空客全球航空服务市场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将需要额外47.8万名航空专业人员,以满足行业增长的需求。这一数字涵盖了技术人员、飞行员及机组人员等多个关键岗位。
其中,机组人员的短缺最为严重,预计缺口将达到19.9万人,占总缺口的42%。这一预测基于近年来中国民航客运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航空公司完成的旅客运输量已超过7亿人次,同比增长18.1%,较2019年增长10.7%,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飞机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加剧了人才短缺的问题。从2015年到2023年,中国在册运输飞机数量从2650架增长至4013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34%。根据空客的预测,到2043年,中国在役机队将达到11160架,这一增长趋势对航空专业人员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人员和维修人才的短缺同样不容忽视。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将需要额外15.5万名技术人员,以满足飞机维护、修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需求。然而,目前民航全行业持照机务人员数量虽然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仍不足以弥补飞机数量增加带来的缺口。
在薪酬方面,民航业整体状况相对乐观。根据对七大A股上市航空公司财报的梳理,航空公司的职工薪酬并不低,人均成本大多在20万元以上。其中,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等民营企业的人均年薪更是高达近30万元。这一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航业的高强度工作性质和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面对人才短缺的挑战,民航业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空客等航空公司通过推广活动将技术推向校园,吸引年轻人才进入航空领域。同时,航空公司也在考虑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培训,以提高人才的质量。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也成为新的人才招募重点。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民航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因此,对于有志于投身民航业的年轻人来说,现在正是加入这一行业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