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才需求挑战。据空客全球航空服务市场的最新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将面临47.8万名航空专业人员的巨大缺口,这一数字相比当前规模有着两到三倍的增长。
其中,机组人员的短缺最为严重,预计将达到19.9万人,占总缺口的42%。这一趋势从近年来机组人员数量的缓慢增长中已初见端倪。2023年底,中国运输航空公司乘务员总数为86520名,而到2043年,这一需求将激增至22.6万人。
与此同时,维修技术人员的缺口也达到了15.5万人,占比32%。尽管从2020年至2023年,持照机务人员数量从60335名增加至77021名,但面对迅速增长的飞机数量,这一增长速度显然不够。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为4270架,而人机比已从2009年的46.3下降至当前的18.04。
飞行员同样面临短缺,尽管近年来飞行员执照数量持续增长,但后备力量却出现下滑。从2019年的6232名飞行学生减少到2023年的2600人,预示着未来飞行员供应可能趋紧。截至2023年底,中国民航航空器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为86091本。
尽管人才短缺,但民航业的薪酬水平相对乐观。根据对七大A股上市航空公司的财报分析,航空公司职工的人均成本大多超过20万元/年。其中,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的人均年薪更是高达近30万元。然而,高薪酬也反映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春秋航空的单位薪酬成本在六大航空公司中相对较低。
面对人才缺口,航空公司与飞机制造商正积极采取行动。空客中国表示,将加强校园推广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航空领域,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以满足00后年轻人的需求。同时,航空公司也在加快人才吸纳,如国泰航空计划随着香港航空业的重建和三跑道系统的启用,大量招聘来自内地的员工,预计到2025年底,其内地团队人数将达到约4000人。
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各方正在共同努力,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提高薪酬待遇等措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