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行业盈利能力普遍复苏的大背景下,财险公司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近日,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的业绩数据陆续公布,利润端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75家财险公司披露了利润数据,这些公司合计实现了52.6亿元的净利润。而在有可比数据的74家财险公司中,净利润总额更是高达77.2亿元,同比增长约57%。这一数据表明,财险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正在显著增强。
尽管行业整体利润表现良好,但具体到单个公司,盈利情况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这75家公司中,有58家实现了盈利,但其中仅有1家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3家公司净利润超过5亿元,而剩余的38家公司净利润则不足亿元。这显示出财险行业中大部分公司仍处于微利状态。
国寿财险在非上市财险公司中独占鳌头,全年实现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7%。紧随其后的是中华联合财险,实现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四成。英大泰和财险和鼎和财险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实现净利润8.78亿元和7亿元,尽管较上年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在行业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农业保险机构如紫金财险、中原农险等,在2024年的盈利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些公司的成功,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为财险行业探索专业化、差异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然而,在行业整体盈利的同时,也有部分公司面临亏损的困境。申能财险作为新成立的公司,在2024年出现了24.57亿元的净亏损。亚太财险、诚泰财险、比亚迪财险等公司也面临着亿元的亏损。这些公司的亏损,既有市场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经营策略的问题。
在财险行业中,马太效应显著,中小财险公司在体量、服务网络、经营成本等方面均难以与大型公司抗衡。然而,这些公司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积极探索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行业整体来看,财险公司利润的增长与投资端收益的向好密不可分。据业内统计,非上市财险公司2024年度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96%,同比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财险公司在投资领域的表现正在逐步改善,为公司的盈利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承保端成本的把控也是财险公司提升长期盈利能力的关键。在2024年,共有42家非上市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数据实现了优化,占有可查数据险企的58%。这表明,财险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也有部分公司的综合成本率仍然居高不下。比如比亚迪财险,作为新能源车险布局者的观察样本,其综合成本率在2024年高达308.81%,虽然较上年有明显优化,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数据。这反映出新能源车险的经营成本仍然较高,需要政策支持和行业共同努力来降低。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则表现较好。美亚财险、中铁自保、苏黎世保险等公司综合成本率均较低,在承保端实现了盈利。这些公司的成功经验,为其他财险公司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