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量子计算商业化加速,黄仁勋的20年预测是保守还是现实?

   时间:2025-02-07 18:58:12 来源:科技狐头条作者:科技狐头条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量子计算的商业化步伐或比预期加速,据最新预测,这一变革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初现端倪。长期以来,尽管全球科研界在量子技术领域投入巨大,但量子计算何时能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一直是未解之谜。

近日,谷歌量子部门的负责人哈特穆特·内文透露,谷歌计划在五年内推出商业量子计算应用。这一消息发布后,量子计算公司D-Wave的股价在美股市场上应声大涨,涨幅超过8%。内文的表态与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保守观点形成鲜明对比,黄仁勋曾认为量子计算的广泛应用还需等待二十年。

尽管黄仁勋对于量子计算应用前景的时间表定义尚不明朗,但谷歌在量子技术领域的进展已初露锋芒。去年12月,谷歌发布了量子芯片Willow,内文在当时便透露,公司计划在2030年之后推出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应用。如今,谷歌将这一时间表提前,显示出对量子计算商业化进程的乐观态度。

量子计算,这一有望提供比传统计算机强大数千倍计算能力的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热议话题。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拥有超强算力和自我意识的量子计算机MOSS展现了量子计算的无限可能。而在现实生活中,量子计算的应用领域同样广泛,包括能源、材料科学以及新药研发等。

谷歌表示,未来五年内将推出相关的量子计算应用,届时人们将见证只有在量子计算机上才能实现的现实世界应用。然而,尽管量子技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大部分学者认为,量子计算仍处于早期阶段,诸多物理限制尚待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量子计算领域专家表示,量子计算机在五年内实现局部应用是有可能的,但大规模应用则较为困难。他所谓的“局部应用”,主要指量子计算机在科学模型模拟方面的应用。目前的量子计算机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尚未展现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优势。

不过,全球在量子计算领域已取得关键的技术突破。谷歌最新的量子计算芯片Willow在减少错误和提升计算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功破解了量子纠错挑战,并在几分钟内解决了一个传统计算机需要花费比宇宙历史还长的计算问题。这一突破被视为量子计算商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对量子计算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在短短三到五年内问世,并有望对某些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微软去年宣布正在打造第一台真正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然而,并非所有投入量子计算的企业都持乐观态度。黄仁勋认为,量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还需等待二十年。他的这一观点曾引发量子计算公司股价的大幅波动,并引来业内一些量子计算推动者的反驳。

在我国,量子计算领域也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导量子团队研发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实现了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专家表示,量子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专用量子模拟机,并最终实现通用计算量子计算机。

国盾量子计算负责人王哲辉透露,今年有望发布“祖冲之四号”,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量子优越性。他预计,2025年我国在量子纠缠方向将继续取得技术突破,赶超谷歌Willow的研发成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