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春节返乡见闻:家中长辈沉迷网络,是孤独还是新潮流?

   时间:2025-02-06 21:21:28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春节假期悄然落幕,众多年轻人重返工作岗位,心中却五味杂陈。他们发现,家中的长辈们,无论是年近半百还是耄耋之年,竟都患上了“网瘾”,且沉迷程度丝毫不亚于孩童。

从晨光初照到夜幕降临,家中的长辈们几乎手机不离手,无论是洗碗、扔垃圾还是沐浴时,短视频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背景音乐。更有甚者,全家老少皆沦陷其中,父亲沉迷于通过手机“赚钱”,母亲则醉心于霸道总裁小说。有的长辈甚至将刷手机视作日常任务,不仅同时使用多部手机上网,还会定时打卡收听网络故事。更有甚者,一位80岁的老者对短剧痴迷不已,手机中安装了数个短剧APP,连睡觉时都紧握不放。

这些令人上瘾的内容种类繁多,涵盖短视频、网络小说、短剧、直播以及各类“养生”课程等。年轻人惊讶地发现,老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远比他们预想的更为严重,且已带来诸多不良后果。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不仅损害了长辈们的肩颈健康和视力,还减少了他们与家人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愈发沉默。更令人担忧的是,老年人极易在网络骗局中受骗,如花费数百元充值观看短剧、购买剪辑课程,或是大量购买网上推荐的“保健品”。即便不涉及金钱,网络上充斥着的大量情绪诱导性虚假信息,也常常让老年人情绪激动不已。

即便是高知家庭的父母,也难以抵御网络信息的诱惑,对“算法”毫无招架之力,这令年轻人倍感无奈。

然而,探究老年人刷手机上瘾的背后原因,却让不少年轻人心生酸楚。这些长辈们或是希望通过刷手机赚取微薄的收入,以减轻子女的负担;或是在孤独漫长的日子里,寻找些许慰藉与消遣。以下是几位年轻人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们家中长辈的网瘾故事。

天一,一位32岁的传媒行业从业者,发现母亲在春节期间沉迷于听网络小说。从地下车库等待到日常家务,甚至是财会工作,母亲的手机都播放着网络小说的AI朗读。天一担忧母亲会上当受骗,尽管母亲一再保证未花钱,但他发现这些短视频往往会诱导用户进入付费环节。更令人震惊的是,母亲还花费200多元购买了视频剪辑课程,希望退休后能通过此赚钱。天一认为,母亲之所以沉迷网络,更多是为了缓解孤独。而网络上充斥着的大量三观不正的内容,以及利用情绪误导老年人的短视频创作者,更让他深感忧虑。

吴文,28岁的互联网从业者,春节期间目睹了父母对手机的极度依赖。父亲沉迷于刷短视频赚钱,母亲则不分昼夜地听小说。家中时刻充斥着嘈杂声,连做饭都变得敷衍了事。父母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电视不看、旅游不去、麻将不打,唯一的爱好就是刷手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20小时。吴文担心父母的身心健康,认为手机上瘾主要源于缺乏娱乐和子女的陪伴。

月亮,一位30多岁的传媒行业从业者,发现父亲退休后沉迷于用手机听故事,甚至将此事比作工作,从早到晚忙碌不已。父亲最初被“听故事得红包”所吸引,后来却逐渐沉迷于保健品讲座和直播。月亮多次劝阻无效,最终选择从经济源头切断,不再赞助父亲购买保健品。然而,今年春节回家时,她发现家中堆满了保健品纸箱,父女俩为此大吵一架。月亮理解父亲的举动,认为他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平时无聊且担心身体不好拖累子女。

蓓蓓,30岁的传媒行业从业者,讲述了80岁爷爷沉迷刷短剧的故事。爷爷近两年开始沉迷短视频,最近又迷上了豪门霸总类型的短剧。为了看短剧,爷爷下载了多个APP,卸载了不常用的软件,甚至偷偷让小辈们充钱追付费短剧。长期看手机导致爷爷视力下降,话费飙升。尽管他也心疼钱,但依旧乐此不疲。蓓蓓认为,爷爷之所以如此沉迷手机,一方面是因为无聊,另一方面是害怕落伍,希望与年轻人有更多共同话题。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网瘾的忧虑,更是对亲情、陪伴与理解的呼唤。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帮助长辈们健康、理性地使用网络,成为了每一个年轻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