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动画电影的历史长河中,2025年注定是一个被铭记的年份。《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自上映以来,便以惊人的速度冲击着中国电影票房的新高度,截至2月4日晚,其票房已逼近70亿大关,稳居中国影史票房前列。这一成就,不仅验证了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早前的预言,更彰显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
回顾往昔,王长田在2023年的采访中满怀信心地表示,《哪吒2》有望引领中国电影票房进入70亿时代。尽管这一时刻的到来比预期稍晚,但《哪吒2》的票房表现无疑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面对“续集魔咒”和春节档的激烈竞争,《哪吒2》凭借出色的成片质量和观众口碑,成功逆袭,成为春节档的最大黑马。
作为光线传媒旗下的动画IP,《哪吒2》的成功不仅为光线传媒带来了丰厚的票房回报,更将其推上了春节档的最大赢家宝座。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光线传媒对动画产业多年的布局和深耕。从早期的《大圣归来》到如今的《哪吒2》,光线传媒始终致力于打造中国自己的动画帝国。
早在2013年,光线传媒便已开始布局动画产业,投资了包括《大鱼海棠》在内的多个动画项目。2015年,《大圣归来》的成功更是为光线传媒的动画梦想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随后,光线传媒成立了彩条屋影业,一口气签下了十余位动画导演,并投资了多家动画公司,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动画产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彩条屋在成立后也曾遭遇连续失利,多部动画电影票房不佳。但正是这些挫折,让光线传媒更加坚定了打造中国动画帝国的决心。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光线传媒看到了希望,也为其后续的动画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哪吒2》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光线传媒在动画产业的实力和眼光。但与此同时,光线传媒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实现“迪士尼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内容层面,光线传媒需要进一步提高动画电影的开发效率和内容水准,保持稳定的作品输出。在渠道层面,光线传媒也需要进一步拓展IP衍生品和主题乐园等业务,提升品牌价值。
光线传媒在IP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除了《哪吒》系列外,光线传媒还推出了包括《姜子牙》、《深海》在内的多部优质动画电影,形成了丰富的动画IP矩阵。同时,光线传媒还通过漫画APP“一本漫画”深入动画产业源头,从IP产业链上游抓起,形成了一条系统化、协同化的动漫IP开发全产业链。
尽管光线传媒在动画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要想实现“迪士尼梦”,还需要在多个方面继续努力。不过,随着《哪吒2》的成功和光线传媒在动画产业的不断深耕,我们有理由相信,光线传媒离“中国迪士尼”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