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新年钟声余音未了之际,商界传来了一则重大消息:阿里巴巴将其持有的高鑫零售78.7%股权,以131.3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接手者则是著名女星陈好丈夫旗下的德弘资本。此次交易每股价格为1.75港元,不仅低于交易当天的市场价格,也远低于阿里当初约8港元的入股成本,德弘资本此次是否真正“抄底”,尚难定论。
近年来,阿里巴巴战略转型,聚焦核心业务,并逐步剥离非核心资产。去年12月,银泰百货已被阿里出售,此番高鑫零售的易手,标志着阿里“退出非核心实体零售”战略正稳步推进。高鑫零售的核心资产,无疑是大润发超市。
大润发超市的故事始于1997年,在台湾润泰纺织的旧厂房内,第一家大润发门店悄然开业。随后,大润发迅速扩张至上海,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三分天下。尽管大润发并非传统超市起家,但在其掌舵人黄明端的带领下,大润发迅速崛起,2010年销售额突破404亿元,超越家乐福和沃尔玛,成为中国市场的“超市之王”。
2011年,高鑫零售在香港上市,2015年被评为“最受欢迎零售商”,至2016年,大润发销售额逼近千亿大关,创造了“19年不关店”的业界奇迹。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高鑫零售被纳入阿里“新零售”版图,虽然初期阿里投入巨资持股,但随后大润发的业绩却开始走下坡路,销售额下滑、门店关闭、陷入亏损。
大润发的遭遇,只是商超行业第二波系统性大败局的缩影。早在2015年左右,商超行业已初显颓势,生意难做,行业寒冬来临。此时,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盯上了这块蛋糕,他们急需新的概念和故事来支撑估值,而商超则急需转型以应对互联网冲击。于是,京东、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股传统商超,试图通过“互联网+”“O2O”等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的新零售转型。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尝试大多未能成功。
以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为例,苏宁本想通过新零售模式重振家乐福,但结果却令人失望。苏宁将门店开到家乐福门口,试图实现协同效应,但并未能扭转家乐福的颓势。至2023年底,家乐福中国的门店数量已从209家锐减至4家,苏宁易购也深陷流动性危机。
商超行业的衰败,根源在于其商业模式的滞后。传统商超大卖场依赖“二房东”模式盈利,通过收取进场费、条码费等费用维持运营。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购物习惯发生巨变,从“人找货”转变为“货找人”,直播带货等新型零售模式兴起,传统商超的商业模式遭受重创。
面对困境,部分商超开始探索转型之路。例如,步步高、永辉超市等尝试“胖改”模式,即借鉴胖东来等低SKU、重服务的超市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会员店模式也成为商超转型的新方向,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Costco等在中国市场加速扩张。
然而,对于商超行业而言,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消费者才是市场的最终裁判者,商超必须顺应消费者需求,提供性价比高、产品质量过硬、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第三波大败局或许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