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制菜行业的风云变幻中,2024年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多家企业纷纷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冷暖变化。麦子妈的创始人翁博成坦言,预制菜在面向消费者的C端市场上接受度有限,因此公司决定重新定位,确立了“主食引领,主菜上桌”的新战略,力求在消费者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
预制菜行业的这股寒流并非只影响了麦子妈一家。此前,有消息称某企业的预制菜团队已经解散,预示着行业内部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调整。投融资热情下降、预制菜产业园招商困难等问题凸显,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中旬,2024年预制菜相关的投融资事件仅有约10起,远低于2022年和2023年的30余起。预制菜产业园的建设热潮也有所降温,一些已建成的园区面临入驻企业少、招商难的困境。
预制菜企业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作为“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1亿元,同比下降17.50%,净利润同比下跌36.83%至6772.45万元。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增速也显著放缓,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的营收增速仅为0.40%。惠发食品、春雪食品等同样遭遇了营收下滑的困境。这背后,与下游餐饮市场的需求变化密切相关。预制菜主要销往B端市场,客户议价权大且要求多,导致预制菜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再加上餐企间的价格战不断,利润一再压缩,预制菜企业的B端生意愈发艰难。
然而,在困境中也不乏亮点。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范围,行业进一步规范化;预制菜企业也在不断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味知香宣称已将益生菌锁鲜技术投入生产,以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优化肉质口感。叮叮懒人菜则推出了“0防腐剂、0人工色素、0甜味剂”的鱼火锅等产品,强调0添加。国联水产推出的铂金虾仁更是号称配料表里只有虾,越来越多的企业朝着“配方干净”发力,试图扭转消费端的刻板印象。
在出海方面,预制菜企业也展现出了积极的姿态。安井食品审议通过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春雪食品则进一步开发了欧洲市场,鸡肉调理品出口量大幅增长。还有企业通过建设境外子公司等方式扩张海外版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尽管预制菜行业频频陷入舆论风波,但一些细分品类却展现出了不俗的发展势头。冷冻烘焙便是其中之一。随着烘焙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和下游需求的提升,冷冻烘焙生产商迎来了发展契机。立高食品、南侨食品等企业的冷冻烘焙业务越做越大。烤肠的关注度也在走高,成为多家企业的发力重点。安井食品、龙大美食等企业的烤肠业务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除了冷冻烘焙和烤肠外,一些原本不起眼甚至小众的预制菜品类也迎来了消费者的追捧。例如预制米饭和冷冻薯条等。这些产品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兼顾效率和口味,契合了当前的消费趋势。金龙鱼、农夫山泉母公司养生堂、紫燕百味鸡等企业纷纷入局预制米饭市场,推出了多款产品。而线下薯条专门店的兴起以及冷冻薯条生产商的增资扩产也预示着这一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
尽管预制菜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但一些能够紧跟消费趋势、不断创新的产品仍然有机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未来,预制菜行业能否迎来更好的发展,还需看企业能否在产品品质、口味创新、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