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逐渐步入尾声,众多企业纷纷开启了年度“战略规划会”的筹备工作。这一会议本应是企业明确未来方向、统一团队思想的关键时刻,然而,不少领导者却发现,会议结束后,企业的发展方向依旧模糊不清。
问题出在哪里?许多企业在召开战略规划会前,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差距分析”。在华为的管理体系中,差距分析被放在了战略管理的首要位置,被视为战略规划的基石。华为认为,未经过深入差距分析的战略规划,无异于盲目行动。
华为将差距分为两类:业绩差距和机会差距。业绩差距是指企业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量化差异。这种差距往往源于市场机会的存在,但企业未能充分把握,导致绩效未能达标。例如,某企业在年轻时尚市场中的销售收入实际完成90亿元,而目标为100亿元,这10亿元的差距即为业绩差距。
相比之下,机会差距则更为隐蔽,它指的是企业当前经营结果与通过新业务设计可能实现的潜在经营结果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通常指向新的市场机会,需要企业调整业务设计以抓住机遇。小米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早期专注于线上市场,但意识到线下市场的重要性后,迅速调整策略,进军线下市场,以弥补机会差距。
华为强调,区分业绩差距和机会差距对于战略规划至关重要。业绩差距的解决往往依赖于高效的执行和对现有业务的持续优化,而机会差距则需要企业具备前瞻性的市场洞察能力和新业务设计的能力。
然而,许多企业在面对业绩差距时,往往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或他人,而忽视了自身执行和管理的不足。任正非曾要求华为干部在自我批判中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问题、不讲成绩。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正是华为能够不断缩小业绩差距、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机会差距,华为则强调要面向未来,通过对照标杆、分析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以及审视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来识别和把握新的市场机会。华为鼓励企业采用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鱼骨图法)和5WHY分析法等工具,深入挖掘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华为为例,其在从给运营商贴牌生产手机模式向自主品牌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向小米手机学习线上销售模式,向OPPO、vivo手机学习线下销售模式,成功抓住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机遇,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战略规划中始终保持着危机感和紧迫感。任正非曾表示,华为没有成功,只是还没有失败。这种不断追求进步、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华为能够不断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在制定战略规划之前,都需要先低下头,找到自己的差距所在。无论是业绩差距还是机会差距,都需要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加以弥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华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差距分析不仅是战略规划的重要环节,更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关键。通过不断寻找和缩小差距,企业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具备前瞻性的市场洞察能力和新业务设计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为的管理经验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借鉴华为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