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已从初创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合规性成为这一进程中的核心议题。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深入实施,一系列配套法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化妆品的新品备案、功效宣称及标签更新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要求。每一次新规定的落地,都如同一场激烈的淘汰赛,行业内部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2025年,被视为化妆品行业多项关键规定落地的关键节点。其中,备受瞩目的完整版安全评估(安评)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简化版安评”时代的终结。同时,包括《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内的二十余项新规,预计也将在2025年陆续出台,化妆品企业面临的监管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面对日益收紧的监管环境,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及品牌方等化妆品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行业将逐步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发展格局。
完整版安评的推行,无疑是当前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由于国内毒理研究起步较晚,大量化妆品原料缺乏毒理数据,加之毒理学检测成本高、周期长,使得不少企业对此望而生畏。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过去一年中,积极采取措施,发布了包括《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指南》在内的多项技术文件,旨在解决原料安全数据缺口问题。尽管如此,企业在实施完整版安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惑,如原料毒理检测项目的具体要求、安评报告的数据共享机制等。
随着2025年5月1日大限的临近,不少地方监管部门鼓励企业积极应对,要求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然而,当前企业普遍倾向于在过渡期结束前抢注新品,以避开完整版安评的严格审查。据业内人士透露,尽管企业注册备案新品的热情高涨,但主动提交完整版安评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规的落地效果。
除了安评新规外,牙膏行业的监管也迎来了重大变革。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将牙膏纳入管辖以来,牙膏行业便步入了严格监管的新时代。2023年发布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牙膏备案人对牙膏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并需提交充分的科学依据。针对简化备案的牙膏产品,备案人需在2025年12月1日前完成产品备案资料的整理,并上传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
面对新规,牙膏企业亟需梳理现有产品,开展功效评价,以确保产品符合监管要求。然而,不少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推出了诸如消炎止血、美白抗敏等新功效,这些功效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导致市场上牙膏产品良莠不齐。随着新规的实施,牙膏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淘汰赛。
化妆品中某些热门成分的使用也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监管。例如,壬二酸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成分,在祛痘消印方面效果显著,近年来备受市场青睐。然而,由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未收录壬二酸的检验方法,导致市场上壬二酸产品乱象丛生。为此,国家药监局于2024年10月发布了《关于将化妆品中壬二酸及其盐类的检验方法等5项检验方法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通告》,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壬二酸等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国内广受欢迎的活性成分,在海外却面临限用或禁用的风险。例如,欧盟化妆品法规修订案明确规定,自2025年起,将限制或禁用包括A醇(视黄醇)、曲酸、α-熊果苷、熊果苷在内的九种化妆品成分。这些成分在国内化妆品中广泛应用,但浓度限制与欧盟存在差异。随着国货美妆出海热潮的兴起,这些新规无疑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国化妆品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监管挑战与机遇。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合规性水平,以适应市场变化。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法规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以确保在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