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底捞半年连开6家副牌,能否撑起餐饮“全能王”野心?

   时间:2024-12-11 11:28:16 来源:蓝鲸新闻作者:ITBEAR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餐饮巨头海底捞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其旗下的小火锅品牌“沸派·甄鲜小火锅”与融合烧烤、酒饮、社交的“火焰官BarBecue”相继开业,分别位于山东临沂和江苏无锡。这两个新品牌的推出,标志着海底捞在火锅主业之外,进一步探索烤肉、烤鱼、炸鸡等多个餐饮品类的决心。

沸派·甄鲜小火锅以其旋转自助式的一人食模式吸引顾客,提供上百款菜品选择,人均消费仅30多元。而火焰官BarBecue则定位为烤串、社交和酒饮的综合餐饮品牌,客单价约91元,涵盖烤串、炸鸡、冰淇淋、肥牛饭、气泡酒等多种品类。这些副牌的开业,是海底捞自今年8月宣布实施“红石榴计划”以来,加速副牌开店进程的体现。

海底捞的副牌探索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2年,海底捞就推出了冒菜品牌U鼎冒菜,但业绩不佳,最终在2019年被收购退市。此后,海底捞在快餐赛道持续布局,推出了多个子品牌,但多数未能持续经营。尽管如此,海底捞并未放弃对副牌的探索,近年来更是将副牌的布局从快餐拓展至更多元化的正餐市场。

今年9月,海底捞推出子品牌嗨捞火锅,作为海底捞的“平替”,没有美甲服务和生日歌,但提供海底捞的菜品和更便宜的价格。随后,嗨捞火锅更名为小嗨火锅,进一步降价,人均消费降至60元左右。海底捞还在烤肉、烧烤等品类进行多元化扩张,如“焰请烤肉铺子”已开出近10家门店。

海底捞对副牌的坚持,与其经营策略和火锅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2020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提出拓店计划,但由于对市场的误判,盲目扩张导致海底捞陷入至暗时刻,2021年亏损41.6亿元。此后,海底捞启动“啄木鸟计划”,关停近300家门店,并放缓扩张速度。尽管啄木鸟计划成效初显,翻台率增长至4.2次/天,但业绩回暖并不明显,净利润同比下滑10%。

面对拓店难、赚钱能力减弱、市场内卷以及消费者负面评价增多的压力,增开副牌成为海底捞不得不走的一条路。一方面,副牌能够拓宽场景,覆盖更深层次的细分需求,为顾客带来新的刺激;另一方面,副牌可以分散降价带来的压力,让海底捞在火锅赛道上喘口气,并期望通过不断试水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

海底捞的品牌效应和供应链帝国为其副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深耕行业30年的海底捞秉持“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成为行业龙头。其极致服务是核心IP,也被延伸到了副牌上。例如,在焰请烤肉铺子,顾客可以享受到与海底捞相似的服务,包括等待区的茶水和小零食、洗发区的美发和头部按摩等。

海底捞的供应链布局已经涵盖食材供应、火锅底料及复合调味品、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这样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公司能够更加专注于餐厅运营主业,并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副牌门店也能够受益于海底捞的供应链优势,使用来自海底捞供应链的食材和餐具。

尽管海底捞的副牌收入体量较小,但增速可观。在外部市场内卷严重、价格战不熄的背景下,海底捞通过开放加盟、进驻下沉市场等多种举措进行战略调整。副牌的设立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是海底捞品牌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不断延伸。然而,进入其他赛道究竟是“一通百通”还是“隔行如隔山”,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除了火锅主业之外,海底捞还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拓宽市场。例如,进驻高校、推出快餐业务“下饭火锅菜”以及夜市摆摊等。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海底捞的产品线,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海底捞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餐饮选择。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海底捞仍需不断努力和调整策略,以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

在海底捞的多元化发展中,品牌效应和供应链优势是其成功的关键。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海底捞将继续发挥其品牌效应和供应链优势,推动副牌的持续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和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