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圆满闭幕,其中绿色农业链展区成为一大亮点,展示了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餐桌的全方位农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在全球农业竞争与合作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此次博览会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当前,农业供应链呈现出高度融合与紧密协作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展会不仅展示了最新的农业技术、产品和服务,还凸显了各行业间上下游环节的深度融合。与工业品供应链相似,农产品供应链同样需要稳定高效,跨越国界的农业产业链已成为常态。
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安全稳定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已成为各国的共识。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农产品贸易面临诸多挑战。供应链中的卡点堵点增多,极端天气和出口限制等问题影响了农资和农产品的供应。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寻求构建更具韧性的农业贸易和国内产业体系。
对我国而言,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一环。多年来,我国农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农产品进出口额持续增长。然而,我国农业产业链仍面临发达国家占据高端、不发达国家占据低端的双重压力,以及市场性和非市场性风险。因此,必须强化“链式”思维,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和产品服务向中高端跃升。
要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性,需稳固产业链基础,优化进口市场结构,增强对贸易渠道的掌控力。同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和效益。还需聚焦科技创新,推进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领域的科研攻关,确保技术储备充足。
健全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条较短,部分环节存在断供风险。因此,需延伸乡村产业链,完善多主体分工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推动产加销、农文旅的无缝对接,实现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的互补,以及种植端、加工端、流通端在供应链上的协同,提高整体效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