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一项源自百年前的设想终于在今日绽放光彩。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的电推进理念,如今已在中国载人空间站上得以实践。2022年11月,随着空间站一期工程建设的圆满落幕,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悄然而至——霍尔电推进系统首次在载人航天领域投入使用,标志着航天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运行并非一帆风顺,它们会受到各种力的影响,逐渐偏离预定轨道。为了保持轨道和姿态的稳定,空间推进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与地面交通工具不同,航天器推进系统无需依赖外部空气,而是依靠自身携带的推进剂。目前,航天器主要采用的推进技术分为化学推进和电推进两大类。
化学推进通过推进剂在燃烧室内进行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燃气,向后喷出以产生推力。然而,电推进则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它利用电能对推进剂加热或电离,使其加速并向后喷出。在众多电推进技术中,霍尔电推进系统以其卓越的综合性能脱颖而出,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霍尔电推进系统的核心在于霍尔推力器,其工作原理基于霍尔效应。当电流垂直于磁场通过时,带电粒子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偏向一侧,形成电势差。霍尔推力器主要由霍尔加速器和空心阴极组成。霍尔加速器内部设有放电室、磁线圈和阳极,而空心阴极则负责发射电子。在启动时,电子被磁场捕获并沿放电室通道环面漂移,形成霍尔电流。同时,阳极向外喷出推进剂原子,这些原子与漂移电子碰撞后被电离,并在轴向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喷出,产生推力。
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尾部配备了四台霍尔推力器,它们采用氙气作为推进剂,两两对称安装,总推力达到80毫牛。虽然推力看似微小,但在太空微阻力的环境下,足以支持空间站进行轨道调整和姿态控制。2021年4月,核心舱随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于同年9月成功完成霍尔电推进系统的首次在轨点火运行测试。这一系统不仅推进剂消耗慢、工作寿命长,而且易于维护和升级,为未来长期在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