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顶级HRD这样写年终工作总结(一)

   时间:2024-11-12 12:24:41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赵云飞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 | 穆胜

又到年终了,2024,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经济寒冬的寒气传递到了每个市场化的企业里。

各企业“缩衣减食”“提质增效”“去肥增瘦”的口号已经喊腻。去年,面对经营危机,他们一度把裁员、裁业务作为降低成本的首要措施。而今年,他们越来越发现“减负”之后的企业依然没有“增效”,为了应对寒冬,他们需要人力资源职能有所发挥,解决问题。

这对于人力资源专业来说,是一场捍卫专业尊严的战役;这对于HRD来说,是一次决定职业生涯走向的“真正大考”。

2024年HRD的年终工作总结,就是这场大考的答卷!

01 一定要谈人效

如果我是HRD,这份工作总结一定要从人效切入,因为这才是人力资源专业推动经营的支点。

穆胜咨询的《2024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显示,本年有58.7%的企业老板和高管在各种场合时常提及人力资源效能(人效)。事实上,这个数据长期处于60%左右的高位,人效成为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从功能上说,人效作为结果,可以评价业务的健康度;人效作为目标,可以为业务设定人力资源投入标准。这两个功能,无论是关注生意的老板,还是关注效率的业务部门,都特别需要,也是他们从前可能忽略的。

再提高一点层次,我们应该理解,人效是企业的“战略级决策”。在《人效战略》这本新作中,我明确提出,人效战略,不是提升人效的战略,而是用人效来落地战略。

怎么理解人效能够落地战略呢?在企业的战略定位下,人效标准意义重大:一方面,它说明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业绩产出(分子);另一方面,它说明了企业愿意进行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投入(分母)。

抓人效,应该以有限的人力资源,投入到最匹配的业务领域,最大程度实现业绩的确定性增长。为不同业务领域设定人效标准就是在排兵布阵,显然是“战略级”的决策。

人效战略,是用人效作为标准来排兵布阵,为组织提效,并落地战略。

02 如何谈人效?

如果要关注人效,应该关注哪个或哪几个指标呢?通过“穆胜人力资源效能矩阵1.0(Moo HR Efficiency Matrix V1.0)”可以发现,人效至少有几十种算法:

人效是一种投产比,应该在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上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人力资源的投入主要用人工成本(Labor Cost)和人员编制(Head Count)两个口径来衡量;而人力资源的产出则主要是业务指标(Task Volume)和财务指标(Financial results)。由此,按照“产出/投入”的方式,我们可以导出若干人效指标。

例如,在财务指标中选择“营业收入”,除以“人工成本”,就得出了“人工成本投产比”的指标。再如,在财务指标中选择“利润”,除以“人工成本”,就得出了“人工成本报酬率”的指标。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人均营收、人均利润、人工成本投产比、人工成本报酬率这四大指标已经能够提供相当程度的信息价值了。人均营收是进攻型的指标,是评估投入人力“打地盘”的效果,适合于开拓期的企业;而人工成本报酬率是防守型的指标,是评估企业“算细账”的效果,适合于稳定期的企业,或者说,在经济寒冬里适合大多数企业。其余两个指标则适合处于中间状态的企业。

优秀的HRD应该选择好重点陈述的指标,而后配合两位1-2个指标,以此引导老板和业务部门的人效关注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和规划战略执行和业务运行。

当然,我也建议企业在统计了自己的上述人效指标后,对比一下《2024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中的泛行业的Baseline,看看自己究竟处于什么水平。这样不仅有人效指标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也更具公信力。

03 扎到行业谈人效

如果企业不满足于和泛行业比人效,那么,就可以深入行业。如果谈到这个层次,HRD就无限融入业务,或者说本身就是业务的一个部分了。

其实,为了回应大量企业对本行业人效数据的需求,早在2023年,穆胜咨询就开启了专项研究,推出了“行业人效研报”。我们选取了当前热度最高的十大行业,结合原创方法论,以各行业的头部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穆胜咨询原创的指标和算法,对这些样本的人效数据和财效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若干人力资源新趋势。对于顶级HRD,在工作报告中展示出这些趋势,必然让老板和业务部门眼前一亮。因为这些趋势,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注意到。

我们用互联网行业的人效研究来举个例子吧。

在公众的印象中,普遍认为互联网行业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他们拿着大额投资强势扩张,这很可能导致他们的人效(人均净利)水平不会太高。但真的是这样吗?互联网“大厂们”的盈利能力究竟表现如何?

我们的行业人效研报并非简单统计数据,而是进行了若干有创意的结构性分析。我们将样本人效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作为区间的下限和上限,将其平均分为5个区间,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人效三线”:

优秀线——以最高区间的下限作为人效优秀线,即达成这个水平的人效就可算是优秀。 合格线——以所有样本的平均值作为人效合格线,即行业的一般水平表现,代表企业的人效水平“拿得出手”。 竞争标准线——以样本相对集中区域的中位数作为人效竞争标准线,即达到该水平,才算在行业里拥有了基本的竞争力,能够确保基本的生存。

在此基础上,为了分析样本中头部样本的表现,我们又定义了行业头部引领指数,即行业头部引领指数=优秀线/竞争标准线,这又是一个“结构性”的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大,越代表行业的头部冲在了前面。

从互联网行业的头部引领指数可以看出,该行业人均净利的行业头部引领指数最高,断层式高于其他3个指标;其余依次为人均营收、人工成本投产比和人工成本报酬率。

这说明,行业头部企业在人均净利上遥遥领先,这是他们静态优势最大的人效指标。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组织问题愈发明显,他们开始采取裁员、缩编、砍机构等措施,严格控制资源的投入,且高度重视盈利性。从结果来看,头部企业动得更早,动作更大,已经形成明显的量级优势。

作为HRD不妨想想,您的企业处于哪个梯队,你们的做法符合趋势吗?有没有被大部队甩掉?还是已经引领了趋势?用数据说话,让老板和业务看到HR的数据实力和业务触感。

04 经营即人效,管理即人效

过去的企业年会很浮夸,是玩玩闹闹的“假会”。工作总结走走过场,老板高调唱歌作秀,企业作风极尽浮夸,而后大肆全网宣传,企业开始心浮气躁,最后就成为“出头鸟”……

现在的企业年会,必然越来越会成为真正谈生存、谈发展的“真会”。无论是哪个部门,哪个干部,要在真会上走过场,那等于花样作死。

在这种会议上,面对举步维艰的业绩,大多部门都会开始甩锅。我总结为“四大理由”,要么是人没给够,要么是钱没给够,要么是兄弟部门不配合,要么是外部条件太严苛。

在这种甩锅中,外部条件无法改变,兄弟部门配合问题也不会解决,财务问题也是老板定的,所以人力会成为“接锅大户”。我的建议是,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主动谈人效,并基于人效谈业务、谈战略。只有如此,HRD才能扭转甩锅的不良风向,让老板和业务部门真正开始思考经营管理的问题。

因为人效就是企业效率的核心,人效反映经营和管理的真正水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