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十周年的座谈会,会上正式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保障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着手构建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完备、服务质量更高的下一代北斗系统,预计2035年全面完成建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潜力无穷,只受限于人们的想象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在会上表示。自2020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以来,中国又相继发射了5颗北斗导航卫星,圆满完成了北斗三号系统工程的最终阶段。目前,北斗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卓越,不仅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国际搜救和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还为亚太地区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地基增强等特色服务。
杨长风举例说,现在人们日常出行时,打开手机地图软件,语音播报已经变成了“卫星导航信号较强”,而非早年的“GPS信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斗系统正在悄无声息地、深入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从2022年开始,亚太地区的普通用户已经可以享受到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可以发送基于北斗的“卫星短消息”向家人报平安。驾驶者还可以体验车道级导航、红绿灯倒计时、共享位置报平安等精细化功能,这些都是北斗高精度服务在地图导航领域的深入应用成果。
下一代北斗系统将进行多方面优化。据透露,新的系统将优化星座架构,形成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时空基准维持精度和自主运行能力,并计划于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组网卫星。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表示,下一代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将融合低轨卫星,以北斗现有的中高轨为核心,结合低轨卫星的特点,使用户定位速度更快,定位精度从10米级提升至1米级甚至分米级和厘米级。
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已签署了多项国际合作文件,产品出口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3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谢军指出,北斗系统的优势和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服务功能上,除了提供高精度的授时服务外,还拥有星基增强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等“独门绝技”。北斗系统的综合性能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与美国GPS系统相当,从安全性和可信性角度来看,同样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