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珠图据受访者
历时1个月的医保“灵魂谈判”终开箱。11月28日,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出炉,此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记者发现,其中包括罕见病用药13个,填补了部分罕见病用药在目录内的空白。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将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平均降价超过50%,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袁慧军作为国内著名的遗传性耳聋领域专家,她谈及今年医保目录新变化时,也坦言罕见病研究这条路仍任重道远。实际上,罕见病新药的研发固然重要,而在更前端的罕见病病例基因数据的积累和测序,则为早期诊断干预指明了方向。
袁慧军和她的团队
袁慧军和她的团队
近期,记者对话了袁慧军,30年来她都将目光聚焦在罕见病领域,带领团队开展了全球最大罕见病单病种队列—CDGC大型耳聋队列研究,如今正领衔华西医院罕见病研究院实施“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项目,希望为我国的罕见病临床精准诊疗提供支撑。
约百种罕见病药物进医保
创新药研发缺少基因数据支撑
罕见病防治和孤儿药的研发一直都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发现的罕见疾病中有80%都是遗传性疾病,但95%以上的罕见病仍无药可用。由于罕见病患者人数少,药物研发成本高,以往国内药企缺乏研发的积极性,谈判竞价来实现孤儿药的降价更是难上加难。
11月28日公布的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中,新增罕见病药物达13种,迄今总计已有约百种罕见病治疗药品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可以看出医保谈判正进一步向罕见病用药倾斜。
“之所以被称为罕见病,是因为没有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支撑,罕见病病例数非常少,但种类可能达到7000种以上。”在袁慧军看来,罕见病研究正在成为全球尖端新药开发的主战场,但新药开发的挑战依然巨大,缺少中国人群基因大数据,尤其是罕见病的数据不足,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袁慧军认为,全球各群体基因数据的不平衡,会造成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的不平衡。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罕见病群体,在病例资源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如果建立起罕见病资源库,基因数据的价值得以释放,在生命医药领域将有着长足的支撑。
搭建“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
进度已近50%
袁慧军对于基因数据的执念来自她对遗传性耳聋的研究。1983年开始一路学医到博士后,再进入临床实践,袁慧军一直在努力寻找降低遗传性耳聋这一罕见病发病率的突破口,并在耳聋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样本。
目前,袁慧军团队采集的26000个遗传性耳聋患者样本,覆盖中国大陆地区所有省市,成为了全球最大单病种罕见病队列。如果以遗传性耳聋样本做研究模型,把“样本积累-数据积累-病因研究-机制解析-转化研究”流程复制到罕见病临床各个学科,将进一步把基因数据集进行拓展,让价值得到更大释放。
于是,袁慧军开始将目光聚焦到更广泛的罕见病领域。
2020年袁慧军与时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的李为民达成共识,开启“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一年后,华西医院正式引进袁慧军,其团队十几人也跟随她来到成都,方资源聚拢起来,创立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罕见病研究院。
汇集并深度挖掘全国罕见病基因大数据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袁慧军说:“华西医院给我们投入了很大一笔经费,我们已与全国一百个临床团队建立合作,针对罕见病患者和自然人群样本开展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
5年内完成10万中国罕见病患者的全基因组测序,这是袁慧军团队定下的目标。“目前我们完成了4.2万例罕见病患者和自然人群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可以说进入医学基因组大数据第一方阵,任务完成后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罕见病全基因组数据平台。”袁慧军说。
罕见病基因大数据是“灯塔”
未来将从实验室走向领域产业化
对于罕见病来说,罕见病基因数据是像“灯塔”一般的存在。有一种说法是,罕见病患者个体的人生虽然是悲惨的,但他们的基因数据是人类的瑰宝。通过“十万例罕见病患者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建立罕见病知识库,罕见病基因大数据的价值,也将在基因诊断技术、罕见病创新药物研发和个体基因组解读等方面体现,并进一步实现产业化落地。
“比如TBS综合征这个病,它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有耳聋、肛门闭锁、手指畸形等,我在临床上从来没见过这个病,甚至全国很少有医生认识。”袁慧军感到意外的是,CDGC大型耳聋队列研究通过基因检测,却发现了十几个TBS综合征病例。这件事情给了袁慧军一个启示,临床医生对罕见病的认识非常有限,如果开发一个罕见病临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或许能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基于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袁慧军团队正在进行这一项目的推动。“未来医生可以把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基因数据输入这套系统里,一分钟之内便可以得到精准诊断和治疗指导,包括推荐5-10个类似的病种和治疗方案,医生再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判断。”通过TBS综合征的疾病模型把整个路径走通后,未来还能复制到其他病种上。
在医疗领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是大势所趋。而袁慧军想打造的不仅是一个个独立的项目,更是一个汇聚基因数据、项目和人才的罕见病资源平台。如今袁慧军的科研团队已有100人,罕见病基因大数据也在快速增长。作为长期主义者,她的团队想要的是收获一批“大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