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势已定!中国果断收手,美经济直接崩了,美国高官全后悔了

   时间:2024-10-23 16:00:15 来源:凌晨评论作者:冯璃月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据澎湃新闻消息,美国财政部数据表明,2024年8月时,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和英国,其持有量出现分化情况:中国减持美债,而日本、英国增持。根据美国财政部2024年8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日本在8月增持了135亿美元美国国债,其持仓规模达到11292亿美元,依旧为美国第一大债主。8月,中国减持1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降至7746亿美元,这是自今年6月二次加仓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减持。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自2022年4月起,其美债持仓量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并且总体上呈现减持的趋势。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减持美债或许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对美元资产存在担忧;二是有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需求;三是对美国经济前景持谨慎态度。中国减持美债这一行为必然给美国债券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也许意味着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正在发生转变。一直以来,中国都在推动外汇储备走向多元化,增加对其他货币和资产的配置,以此来分散风险。除了美债相关问题,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发展变化也是中美经贸关系里一个重要的方面。

美国一向行事较为“霸道”,并且本就遭受着债务困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处境就有些难受了。近日,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活动上,美国财政部长开始“阴阳怪气”,抹黑中国。当记者提到“拜登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对华关税政策,甚至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大”这一情况时,耶伦称这种行为“并不无妥”,接着就开始对中国进行“攻击”。她宣称是因为“中国没有解决美国的担忧”才导致现在的状况。结合美国近期的美债数据,很多人觉得这是美国对中国减持美债一事表达不满。

央广网消息,近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称,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使该区间降至4.75% - 5.00%这一水平。这是自2020年3月之后,美联储首次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50个基点的降息属于“强有力的行动”,并且称美联储不觉得“降息行动迟缓”,反倒认为这是“及时的措施”。鲍威尔还指出,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已从7%左右的高点回落至8月份的2.2%,这意味着通胀已经“显著缓和”。

当美联储的政策如潮水般涌向市场的时候,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就被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了。诸多国家的经济体,就像在惊涛骇浪里摇晃的小船一样,随时都有翻覆的危险。对于那些依靠外资的新兴市场来讲,这场由美联储政策引发的风波无疑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以巴西为例,汇率波动产生的冲击,使得许多出口企业原本稳定的订单变得极不稳定。企业主们在办公室里满面愁容,由于成本不断攀升,市场前景又难以确定,不少企业只能选择裁员,甚至关闭一部分生产线。巴西曾经繁荣发展的经济现在陷入了低谷,工人们失去了工作,家庭的生计变得更加艰难。

美联储降息,表面上看是要应对通胀以及劳动力市场压力,然而其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经济状况。诸如资金外流、美元信心下滑、去美元化进程加快等因素,都促使美联储不得不做出妥协。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趋势,恰恰体现出各个国家对美元霸权的不满与担忧。在历史的演进历程里,货币的地位和价值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美元的霸权地位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去美元化的趋势尽管目前还处在初始阶段,不过却给未来的国际经济秩序带来了新的可能。各个国家在这个过程里应当保持警觉,既要把握住机遇,也要很好地应对挑战。美元的前景不但关系到美国自身的经济命运,还会对全球经济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国在面对这种复杂情况时,需要强化合作与交流,探寻共同应对的方法。

据金融界消息,近期,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称,美联储应以耐心的态度逐步下调其政策利率,如此一来,不但能使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值,还可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在密西西比州举行的一个美国企业经济教育论坛上,博斯蒂克表示:“我不会急于将利率调整到中性水平,我们必须让通胀率回归到2%的目标水平;我不想由于我们实施限制措施的时长不足,致使抗通胀进程停滞,所以我会保持耐心。”

美国财长耶伦指出,美国家庭长时间承受着高生活成本的重压。疫情期间通胀急剧上升的现象,恰恰凸显了这一状况,不过这其实是一个在疫情之前就已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住房供给匮乏、住房成本高昂就是例证,并且在疫情期间,利率进一步升高,住房价格大幅上扬,让原本就糟糕的情况雪上加霜。儿童保育不但费用越来越难以负担,其体系的运转也愈发困难,还有高昂的医疗成本与能源价格等问题。由此我们可知,即便当下通胀几乎已经回落至美联储的目标水平,但这些问题依旧是困扰美国家庭的负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