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1、一个企业要选什么样的接班人?
很多民营企业都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只有老板等到一定年龄后才会考虑,或者就是自然交给子女接班。
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以及选择,其实决定了企业的格局和前途。
“接班人是用核心价值观约束、塑造出来的,这样才能使企业长治久安。”
在华为公司,任正非是强调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如果有数千、数万人接受这个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那华为的接班人问题很好解决。
但价值观都是对立统一的,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用价值观去培养、引导人,是每个企业的难题。
2、要么同好的人一起,要么是宁缺毋滥!
从孟母三迁到所谓的“千金买屋,万金买邻”,以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都是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而“环境”的核心内涵是人的选择。
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地利、地理和资源等还在其次,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跟正确的人在一起,如果是,那你就是跟“好的人”在一起。
同对的人一起,才会有发展和提升。
如此自然能够远离很多的损耗、坠落和纠缠,与不好的人在一起,只能是存量博弈,面子争夺,互相拖后腿,疲惫于鸡毛蒜皮之中,还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在这样的环境中,多少时间和精力都虚掷了。而在好的环境中,你才会发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很多事都没有那么艰难。所以好的企业必然是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重中之重,任正非曾表示老板就是为大家的发展创造环境,氛围是重要的管理资源,就是这个意思。
3、做生意为什么会有坑蒙拐骗?
每个生意人,每个消费者,都会遭遇被骗的时候,所以说生意场上多是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或者说做不到一点:等价交换。
把稻草卖黄金价,只能是以忽悠人的方式。客户不接受,那商家自然想要出阴招。质量低价格高,客户凭什么接受呢?
“你消耗的一切都从客户来的,你的无益的消耗就增加了客户的成本,客户是不接受的。”
任正非这句话就说明了商业的基本原理。
4、企业如何培养骨干力量?
任何一支队伍或一个组织都需要有自己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稳定性关乎整体的稳定性,没有这样的骨干力量,就是一盘散沙。
但骨干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呢?
任正非有句话,“实行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机制,促进干部使命感、责任感的形成。”
还是以激励为主,一个人不会自然就忠诚于事业,对企业的目标有信心,不管是工作的责任感还是事业的使命感,都是需要引导的。
这个过程就是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激励的过程,这个激励机制的好坏就决定了过程和结果。
5、诚信文化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任正非说的是华为,别的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诚信的本质在于责任,一个有使命感、责任心的员工,是不会否认诚信文化的。”
如其所说,华为从创立的时候就在努力打造自己的诚信品牌,以赢得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包括社会的信任为追求。
在现代社会,企业没有诚信就无所谓未来。但诚信并不意味着吃亏,比如有的企业不诚信,貌似是占了便宜,但讲诚信的企业本分做事,那最后赢的还是后者。
这也符合天道的规律,不讲诚信的企业就是不愿意负责,光想占便宜,但天底下有多少便宜让其去占呢?
6、长城魏建军:华为任正非是企业界的智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如果到一个地方出差,12个老板只有6间房,你会选择跟谁合住一间房?对于这个问题,长城汽车老板魏建军说他选任正非。
对于任正非,魏建军认为任总是企业界的领袖级人物,是个智者的概念,智者的形象,很智慧,有哲学理论基础。
其实现在很多企业老板都是以任正非为偶像,毕唯有在这个领域足够深入,才能认识到任正非的成就之大,确实是高山仰止。
宁高宁曾表示,“中国企业家心目中过去的英雄是地产商、首富,今天变成了任正非。”
这也可以看出大浪淘沙,国人思潮和价值观的变化,任正非在如今能被普遍当成一个榜样意味着社会的进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中国出现更多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
7、商场如战场,核心就是淘汰。
“市场也是严酷的,这里虽然没有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但这里也是战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任正非曾告诉员工,市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竞争的结果只有胜利者与失败者。失败者将得不到任何的同情与怜悯。”
所以大家只能努力奋斗,狭路相逢勇者胜,与其被打败,不如敢于胜利,赢得胜利。
毕竟,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没有这样的压力,且压力在公司内部无障碍传递,一个公司是很难长期保持活力的。
这或许就是生于忧患吧。
8、士兵经过努力也未必能成为将军。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事实是大部分士兵都当不了士兵。
“个人修炼当然也重要,但小草再怎么浇水也长不成大树,如果价值评价体系不正确的话,那我们的导向体系就错了,我们公司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任正非认为高级干部的价值评价体系导向比个人修炼更重要,这就指明了价值评价体系导向错误带来的后果。
错误的导向会会引发行为英雄化,这不仅仅是破坏了公司的流程,严重的还会导致公司的分崩离析。
所以个人努力只是一方面,但不是有了努力就能成为高级管理者,一个企业的成功不能只靠个人英雄主义,更重要的是有一批甘心“功成不居”的骨干,没有他们就没有企业的平台系统和环境。
9、企业内部的循环流动很有必要,但要注意一点。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轮岗、流动可以克服部门的板结化,避免拉帮结派的产生,所以很多企业都有内部流动的机制。
不过这不能针对所有人,如任正非所说,有些人不能、也没必要的,“如果跟着去循环一遍,还是这个水平,何苦要去多受煎熬,你可以选择做小职员,挣点小钱,生活得挺好。所以循环流动,只是对于一些怀抱着理想、有伟大抱负、愿意为这个事业献出这一生的人,因为你热爱,就无怨无悔;如果你不热爱,没得到回报就会失落。”
在他看来,全员流动的做法,是逻辑上的不合理,也是管理上的幼稚。
否则一些没有信念和理想的人也想追求所谓的“进步”,于是去流动,结果受不了,误人误己,何必呢。
猛将必发于卒伍,但前提是你要做将军才行啊。不同的人不同要求,不同待遇,不能一刀切。
10、不成平台,无所谓企业。
如果不是构建平台系统,那就还是单打独斗或散兵游勇,最多是雇佣兵,打仗也可能厉害,但终究是一盘散沙不可持续。
因为没有组织力,没有形成资源规模,没有文化和竞争力的沉淀。如任正非所说:
“我们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优质的平台,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优质资源是多少高级干部及专家浪费了多少钱,才积累起来的,是宝贵的财富。”
但平台是如何构建的呢?
就是浪费,就是靠犯错,“过去所有失败的项目、淘汰的产品,其实就是浪费(当然浪费的钱也是大家挣来的),但没有浪费,就没有大家今天坐到这儿。”
所以说是失败积累起来的成功,而这个成功要想持续下去就必须变成“成长”,成长的内涵就是打破自己,不断地自我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