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的背景下,美国9月CPI数据的公布犹如一场风暴,令市场参与者心绪难安。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决定降息命运的关键线索。
万众瞩目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升2.4%,虽略低于前值的2.5%,但这一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玄机。连续六个月的CPI下降,或许并非真实的积极信号,而是美国经济复杂面貌的冰山一角。
令人惊讶的是,此次CPI再次超出预期,分析师原本预测为2.3%。“月月下降,月月超预期”的现象若持续,后果将不堪设想。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数据后,核心CPI竟从3.2%反弹至3.3%,为今年首次反弹,这一变化令市场分析师警觉,也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增添了不确定性。
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的核心CPI是最大问题。在整体CPI下降的同时,核心CPI却顽强回升,透露出通胀的潜在风险。若美联储决定继续降息,而CPI持续反弹,适当的加息或许会成为更现实的选择。
不幸的是,数据的意外让美联储的决策更加复杂。面对乐观的就业数据,鲍威尔正面临抉择困境。在9月19日的会议上,美联储如同被绳索束缚的杂技演员,难以找到舒心的动作。官员们对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各种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加剧他们的困境。
特别是近期公布的三项就业数据,乐观之余更显诡异。短短一个月内,工作岗位数量为何蹿升如此之快?8月职位空缺已达804万,9月ADP就业人数14.3万,与前期的10.3万相比显著提升。失业率下降至4.1%,非农就业人数的飙升更令人惊诧,从14.2万人增至25.4万,这一增幅超出了常理。
与表面繁荣相比,实质问题仍在于长期效应。若美联储因就业数据而调整利率,未来可能导致经济波动。就业数据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后续数据若再做矮化,将对整体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在这场经济博弈中,中美经济对比开始显现焦虑。一方面美国希望夯实经济恢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必撼动他们的自信。有人调侃,这是一场与中国经济引擎的激烈“对决”。
在这种博弈中,如何自救成为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头号议题。若想稳住美元汇率,降低资本外逃风险,必将推进降息进程的放缓。经济数据的游戏,在政局斗争与市场走向之间,已成为一场无形的较量。
面对未来,若数据可信,美联储可能会把加息提上日程。然而若经济形势愈发扑朔迷离,鲍威尔又将如何应对?这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