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期,国庆假期期间,短视频平台上涌现了大量利用“雷军AI配音”制作的恶搞视频,这些视频涵盖了堵车、假期等热门话题,甚至涉及捐款、撞人、手机爆炸等不实内容,并伴随不雅谩骂。不少网友反映,国庆期间上网时被“雷军”骂了整整七天。对此,相关短视频平台已开始逐步下架这些内容。
在这些视频中,“雷军”不仅吐槽了各种社会现象,还声称要投资某大学,引发广泛关注。这一话题在平台上的浏览量迅速突破亿次。
面对网友的质疑和询问,雷军本人在微博上以三个愤怒的表情符号回应,表达了对这些恶搞视频的不满。
市面上存在大量AI配音小程序,用户只需选择人物声音并输入文字,即可模仿他人声音发表言论。这种技术的滥用,不仅侵犯了肖像权和名誉权,还可能触犯法律。
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的连大有律师指出,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和声音进行编辑合成,并发布辱骂和诽谤内容,明显侵犯了相关民事权利。根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雷军有权要求恶搞者承担停止侵权、公开道歉、恢复名誉和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此次“AI雷军”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虚假信息的关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源,真假难辨的消息充斥着舆论场。AI技术的发达更是开启了深度伪造与低价量产的新时代,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面对这一挑战,公众需要提高媒介素养,不盲目相信、轻易转发所谓的“网络热点”及吸睛信息。同时,也有必要优化媒介使用策略,平衡信源、打破“茧房”,改善“信息偏食”、拒绝“偏听偏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AI时代的信息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