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29日消息,近期,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微元合成”宣布成功完成超3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国投基金领投,同时吸引了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深创投以及河北产投的参与,老股东国管顺禧和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也继续追加投资。在当前一级市场投资环境下,微元合成自去年中期以来已相继完成了三轮融资,资本的持续加持彰显了对这家合成生物领域头部创业公司的高度期待。
微元合成自2022年上半年开始运营,至今团队规模已迅速扩充至数百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过70%,团队覆盖了技术研发、放大生产、市场拓展等多个关键环节。微元合成的创始人刘波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2023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原主任陶勇教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全职加入微元合成,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科研实力。
据ITBEAR了解,微元合成的第一代甘露醇技术已在2023年三季度实现规模化量产,凭借其成本和品质优势以及绿色低碳的特点,获得了下游医药、食品等行业终端客户的广泛认可,并实现了数百吨的销售量。目前,微元合成的团队在甘露醇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五代技术有望将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至万元/吨以下。
2023年,微元合成与国药国际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国药微元”,首个开发项目便是阿洛酮糖。当前,该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的工艺优化,规划年产能达到3万吨,并已收到海外品牌商的意向订单。此外,微元合成还开发了类胡萝卜素(包括玉米黄素、叶黄素、α-胡萝卜素)等高附加值化合物,并储备了多项人类与动物营养保健方向的技术产品。
为了承接合成生物新技术的工艺放大和生产,微元合成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建设了占地面积50亩的生物制造基地,配置了先进的发酵、提取纯化、检验检测设备及配套系统。该工程放大中心和生产基地在设计时特别注重柔性、智能和多功能性,以适应多种产品的生产需求。据刘波介绍,2023年底封顶的一期生产车间中,管道系统总长度约26公里,远超同等面积的常规车间。目前,该车间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
在生物制造领域,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了一系列政策和资本支持,法规监管也在审慎开放。阿洛酮糖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食糖品种,其口感和甜感曲线与蔗糖更为接近,但几乎不含热量,且能够在甜点烘焙、冰淇淋制作中代替蔗糖,保持原有风味。此外,阿洛酮糖还能促使胰岛素正常分泌,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对糖尿病患者友好。刘波表示,希望未来这一高值稀有糖能够替代普通糖类,成为大宗食糖。
要实现阿洛酮糖从小众走向大宗,关键在于降低产品成本。当前阿洛酮糖的市场行情价在3万元/吨左右,相比之下,白砂糖和果葡糖浆的成本要低得多。然而,微元合成通过采用葡萄糖或粗蔗糖为原料、通过一步发酵的技术路径,有望在规划产能拉满的情况下将阿洛酮糖的成本降低至万元/吨以下。刘波判断,当阿洛酮糖的售价仅比普通糖类高出50%时,便可能吸引大批消费者购买;若售价是普通糖类的2-3倍,则将成为应用于高端市场的小众产品。
自2019年至今的五年间,国内合成生物学赛道经历了起伏波折。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技术崇拜、科学家被疯抢,再到实验室工艺放大、建厂量产,如今已重点关注收入、利润等业绩。在技术固然重要但商业成功更为关键的当下,微元合成正致力于证明其能够赚钱,并且未来能够赚到与当前估值、投资人预期增长倍数相匹配的规模利润。刘波认为,未来生物制造有望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工生产,但核心逻辑在于成本更低而不仅仅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