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黄权,孟达都是投降实力强大的曹魏,为何范疆张达二将却投吴?

   时间:2024-08-25 20:03:49 来源: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作者:唐云泽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黄权,孟达以及杀害张飞的范疆张达,都是蜀国的叛徒。其中黄权与孟达先后投奔了实力强大的曹魏,而范疆张达反而提着张飞的头颅去了江东孙权处,这是为何呢?

其实细观原著就可发现,此一时彼一时也,范疆张达二人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古人不一定比现代人笨,如果穿越到古代,估计一般人也达不到他们的水平!

孟达原本与法正同为刘备的大功臣。因为在张松欲献益州之时,孟达与法正就是作为使者迎接刘备入川的。并且张松还提议刘备有什么事情就找此二人商议。可是刘备定蜀时,法正被列为首功之臣,而孟达却被冷落到了上庸等地。一个在内地位显赫,一个却与“螟蛉义子”刘封被贬谪到外地,可以说对孟达是极为不公平的。

公元219年,关羽兵败大意失荆州,命廖化来上庸搬救兵之时。刘封本想出兵支援荆州,谁知孟达却献计离间刘封与关羽的叔侄之情。刘封虽然勇猛,但谋略上显然不成熟,没有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拒绝出兵,最终导致关羽兵败麦城,被孙权杀害。所以说,关羽之死,孟达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羽与刘备名为君臣,情为兄弟,无论关羽是怎样大意,也轮不到手下人见死不救。诸葛亮一面考虑到刘封对刘禅的威胁性,一面痛恨孟达进谗言,于是借刘备之手,命刘封起兵攻打孟达。孟达见势不妙,于是给刘备写了一封检讨信,就率军投曹丕去了。

黄权虽有不同,但也是出于无奈。关羽被害后,刘备称帝后第一诏就是东征孙权。刘备此番御驾亲征,起倾国之兵,浩浩荡荡。但黄权却提议自己为先锋攻打江东,刘备为后应,因为这样就算自己有什么不测,刘备也可相机行事,不至于有什么大的失误。可是刘备此时刚愎自用,表示要自己亲自攻打江东关隘。

虽然刘备久于用兵,不想被黄口孺子陆逊击败,火烧连营七百里,损兵折将。此时黄权正在江北抵御曹魏,而后路又被江东截断,刘备慌忙逃往白帝城,根本没有顾得上黄权。黄权自知不能降吴,只得投奔曹魏。

可想而知,孟达与黄权都是出于无奈,不得不降。但上庸,新城等地在长江以北,曹魏早已虎视眈眈,所以北上降曹也是正确的,毕竟孟达深知上庸军情,降曹后得到了曹丕的厚待。直接封为新城太守,去守襄阳、樊城。甚至在司马懿献策五路大军伐蜀时,孟达奉命率军十万出新城,可见其位高权重,俨然已经成为一方大员。

至于黄权,也是被逼无奈,毕竟主公刘备此战就是攻打东吴,如果降孙权,毕竟会被认为变节之人。所以只得投奔曹魏。而曹丕也是十分器重黄权,黄权最后官至车骑将军,已经算是混得最好的降将了。

至于范疆张达二人,确实十足的小人。杀主投敌,被刘备忌恨。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准备伐吴。三弟张飞准备从阆中出兵,为了表示对关羽的思念,于是让范疆张达二人去准备白旗白甲,务必要三日之内完备。由于事出突然,二人哪里去找这么多白布,于是就向张飞请求宽限几日。张飞自古就有鞭打士卒的恶习,再加上关羽被害,气不打一处来,将二人绑在树上,各打五十鞭。然后放下狠话,准备不齐就杀了二人。范疆张达见横竖是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夜刺杀张飞,割下头颅快马加鞭奔江东而去。张飞之死更是让刘备痛哭流涕,刘备这回是铁了心要找孙权拼命。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魏蜀吴三国中,属曹魏实力最强,三分天下独占其二,为何范疆张达二人没有向孟达,黄权一样投奔曹魏,而是选择了江东孙权呢?估计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邀功。关羽死于孙权之手,所以孙权与刘备此时势如水火,战争一触即发。而张飞勇猛过人,如果刘备东征,张飞一定是先锋大将。放眼此时的江东诸将,谁能敌得过张飞呢?所以此时杀了张飞,为孙权结果了一个心腹大患。如果拿着张飞的人头去投诚,岂不是立功而来。必会得到孙权器重。

其二,便于逃跑。阆中正在长江流域,如果投奔江东,只需顺江之下,李白曾有诗曰:“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就是说的长江水路通畅吗?如果投奔曹魏,势必要舍舟船,骑鞍马。再加上山路重重,万一被蜀军追上岂不是必死无疑!

其三,熟悉蜀国军情。此时刘备早已下旨御驾亲征,东吴难免一战。此时熟悉蜀国军情的人才就成了重点对象。范强张达能做到张飞的部将,可以说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所以说此去江东必定会得到孙权的赏识。

综上原因,范疆张达二人虽然是杀主投敌的小人,但也是事出有因,被逼无奈。如果说为了投降江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头脑发热胡乱逃跑!只是他们高估了孙权的能力,夷陵之战初期,蜀军接连取胜,吓得孙权为了求和直接将二人献给了蜀军。范疆张达最终还是死于张飞之子张苞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