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推销个人消费贷,银行这次能悠到点子上吗?

   时间:2024-08-23 18:53:16 来源:河南日报作者:沈瑾瑜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8月23日消息,近期,无论是电话、短信、APP弹窗还是朋友圈广告,消费贷的推广信息无孔不入,银行似乎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竞相向消费者推销其贷款产品。

与以往银行在个人信贷业务上的审慎态度大相径庭,如今的无抵押贷款纷纷以低利率和高额度作为主要卖点。市场上有部分消费贷产品的年利率已经降至3%以下,贷款额度显著提升,最高可达百万元级别,贷款期限也延长至五年之久。

据ITBEAR了解,银行如此积极推销消费贷,背后有多重考量。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银行信贷政策积极调整的一个反映。消费贷作为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能够直接提升居民的购买力,有效扩大内需,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银行而言,消费信贷具有对象广泛、风险分散且利差水平较高的特点。在净息差下降、企业贷款利差收窄、房贷业务规模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消费信贷成为银行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积极的营销策略也有助于银行在短时间内吸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

资金成本的降低也为银行提供了“慷慨”放贷的底气。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下调,资金成本显著降低。在资金充裕而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银行自然希望通过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投放到市场中,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然而,这些看似诱人的低利率、高额度的消费贷产品,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门槛和限制。多家银行客户经理透露,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或拥有良好公积金缴存记录的优质客户更容易获得定向发放的利率折扣优惠券。而对于资质一般的客户来说,不仅贷款额度会受限,还可能面临较高的利率负担。

在“低息”的诱惑下,部分消费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利用消费贷进行跨市场套利。近年来“提前还房贷”的热潮和近期多地冒出的“零首付购房”现象,本质上都是“以贷转贷”。虽然看似利率支出减少,但明显缩短的偿还期无疑会增加消费者的短期还款压力。

此外,个别中小银行一味追求房贷业务增长,对贷款条件审核不严,再加上贷款中介的造假操作,看似降低了贷款门槛,但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超过个人承担能力的贷款额度乃至“多头借贷”,不仅增加了个人杠杆风险,也推高了银行的坏账率风险。

消费贷属于信用贷款,无抵押、无担保的特点也让银行在风控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面对消费贷市场的乱象,监管部门已经多次出手整治。从近期的多起处罚案例来看,银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消费贷款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被重罚的现象屡见不鲜。

提振内需有赖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现实的盈利困境让银行选择在个人消费贷上发力。但金融风险的防控必须坚守底线,绝不能随意开闸放水。在追求业务增长的同时,银行也要“悠着点”,对用户的钱包和自己的“钱袋子”双重负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