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今夏蹿红的「贵州漂流」笑疯了,堪比悟空重游通天河

   时间:2024-08-23 06:40:22 来源:普象工业设计小站作者:沈瑾瑜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短视频网红旅游的风刮了两年多之后,网友们本以为已经没有什么猎奇的景点还能让人感到震惊。

直到他们看到了贵州漂流。

漂流在夏天一直是个网红项目,只不过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野外打水仗,威胁主要来自旁边充气船的水枪攻击。

也很刺激,但不是同一种刺激。

但贵州漂流完全是另外的物种——是激流勇进的加强版,是西游记通天河的现实版。

有的是在波涛汹涌泛白沫的水面上,一艘可怜巴巴的充气小船上下颠簸;

@nk

有的是在激流中疯狂冲刺,仿佛水上版F1赛车。

@旅行小游侠

看得很多人腿肚子发软:“当年唐僧师徒都没遭过这么大的罪。只听说过一次性筷子,没听说过一次性游客。”

但也有人立刻心动——“想去贵州玩漂流,请问成活率高吗?”

“来贵州漂流一次,

发现通天河还是保守了”

去贵州玩一次漂流,你就会发现它跟其他地方的漂流根本就是两个项目。

后者是在大自然里的戏水活动,而前者属于半个极限运动+半个游乐园大型项目。

比如漂流玩出了冲浪的感觉,充气船在风大浪大的开阔水面玩疯狂迪斯科转盘。

船上的游客们像炒锅里的鸡蛋一样,被循环往复地做着颠锅运动。

又或者是在狭窄的水道之间,被浑浊的激流一股脑冲到下坡,还丝滑地转了个圈。

“要不是告诉我这是景区项目,我还以为到了抗洪现场。”

景区:他们敢来玩,应该都是会游泳的。

外地游客:他们敢开放,应该是包捞包活的。

因为贵州本身峡谷多、河流多,漂流的长度一般也比其他地方更长些。

动辄就是十几、二十多公里的水道,官方建议的游览时间一般都在三个小时以上。

但实际情况是——能玩多久,主要取决于你什么时候翻船。

@兴义旅游

“全程漂流4个小时,我们漂了一个多小时就翻船喝了一肚子的水,剩下的两个小时都在走路中。”

很多公司都会在夏天把漂流当作一个团建活动,大家拿水瓢泼来泼去拉近感情。

但如果去的是贵州,很可能是团建变裁员。

“一趟下来船上所有人都不认识,同事们被颠下水之后都被别的船给捞走了。”

普通漂流送走拖鞋,贵州漂流送走同伴。

@旅游推荐官~依玲

或许是因为水花四溅视觉效果实在是很凉爽,最近很多被热疯了的外地网友已经蠢蠢欲动。

个个都想买票来贵州,“遭一遭唐僧都没遭过的罪。”

本地朋友则紧急提供攻略,提醒外地游客可以通过景区安全员的状态来判断难度。

比如下图这种,安全员只是随意站在路边的,属于中级难度。

@贵州洛北河漂流

意味着绝大多数地方都很平缓,不小心落水也没关系,安全员会第一时间用大鱼叉把你叉捞上来。

但如果安全员排排站在水里,哪怕水道看起来并不陡峭,也要小心。

这意味着这段水域可能流速太急、地形太复杂,一旦落水可能会撞到石头,或者让安全员来不及捞你。

@漂流哥

所以才会预先等在水里,随时准备推一把,防止船翻落水。

如果你到达漂流的起点,发现不是自己去领充气船。

而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坐进了一个大筏子,筏子上还坐着好几位拿着桨的船工。

同时你恰好又是连在游乐园坐个山车都会嗷嗷叫唤的窝囊选手,这边建议立刻回头。

不然当筏子悠闲转过第一个弯后,很可能你会发现局面变成了这样——

@叶子妞

社交网站上有些第一视角的画面,乍一看仿佛是混进了佛山龙舟比赛的冠军队伍。

前面是筏工们拼命挥桨,两侧是飞溅的水花。

只不过人家佛山的赛道上没有这么大的浪。

也有人既想尝试贵州漂流的刺激,但又害怕太刺激。

于是在网上询问“有没有比较窝囊的选项”。

但,即使是贵州网友告诉你某某景区是70岁老人都能玩的“老奶漂”,也不要轻易相信。

毕竟在身经百战的贵州人心中,不能让自己屁股离地半米的漂流项目,都只能算是溯溪。

@蓬勃新闻

多少外地朋友在贵州精心选了一个“老年漂”景区,本以为将拥有一场梦幻的悠闲之旅。

结果全程落水三次、船进水成浴缸5次,屁股被颠麻8次。

在网上哀叹“贵州人骗我”,结果本地网友一脸无辜:

“到底哪里吓人啊,我们本地人都不去那儿漂流,嫌没意思。”

@大叔小宝自驾游

没有人能光鲜亮丽地

从贵州景点出来

事实上,今年贵州火得不止是漂流。根据携程的数据显示,进入7月以来,贵州整体旅游订单环比增长57%。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全国多地高温,而贵州成了少数几个凉爽的避暑地之一。

旅游博主们在喊大家来玩的时候,都要秀一下“晚上盖被子,外出穿长袖”的优越感。

但当游客们真的从四面八方赶来,很快就会发现贵州旅游真正的内涵——那就是狂野。

这或许是唯一一个让人放弃“出片式旅游”的地方。

无论你是会在每个网红餐厅打卡的机位狂魔,还是热衷于在壮美背景下拍出“人生照片”的写真党,到这里统统会收起寻找网红机位的欲望。

毕竟在大自然的力量之下,拍出的视频和照片大概率是这样的:

@大鹏哥HG

这样的:

@费咖喱

事实上,由于贵州的大部分景点都是自然景观,而且是近距离、沉浸式玩水的那种。

让人完全无法维持那种经得起镜头考验的光鲜亮丽,只能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自由的野人”。

@不会拍摄的鄧同学

比如除了漂流之外,还有这两年在贵州同样很火的“瀑布游”。

去年火的还是社交平台上的肌肉男和武侠风大片,但今年的画风已经变成了下图这样。

@Ann

或许是因为大家发现,美美照片的背后必然是加倍的狼狈。

镜头前是鲜衣怒马的飘逸侠客,镜头后被水淋到直哆嗦。

@魔羽

那不如选择直接狼狈,雨衣穿起来一步到位。

能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几百点赞的人生照片没了,但“不待在天花板下”的真·松驰感有了。

@丁少少

一个客观因素是,贵州很多景点都是没被正式开发的纯天然景区。

比如很多网红瀑布,都需要游客翻山越岭、走一长段土路才能到达。

这可不同于“京郊小瑞士”“江浙沪阿勒泰”,而是真正让都市人们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的山。

更别说有瀑布的景点,基本会标配泥泞——单单是努力保持直立干爽就已经耗尽了力气,谁还有心思思考哪个角度出片。

@吴二GO

哪怕是那些正经的A级景区,也往往带着一股“不为让你看景,只为让你体验刺激”的野性味道。

比如贵州最出名的景点黄果树瀑布,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是仙气飘飘的“疑是银河落九天”。

但上个月进入丰水期后,已然变成咆哮着汹涌而下的黄色巨兽。

@橘.

而贵州的宣传是:“最佳观赏期已到,快来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压迫感。”

前两天梵净山景区突降大雨,山顶狂风大作。

本以为这天气估计没人乐意爬山,结果到处都是一生要强、顶着风也要上的中国游客。

@秋枫

这边上山台阶上哗哗往下流水,那边裹着雨衣的大家反而更兴奋了。

@笑笑的旅行(贵州直播中)

“反正来都来了,直接改玩现实版男生女生向前冲。”

“景区既然开放,那就一定是保活的。”

“一个敢去,一个敢开。”贵州景区跟游客们真正做到了野性旅游的双向奔赴。

“再狼狈也无差评”,

也该轮到贵州旅游火了

或许可以说,贵州的“野人式旅游”能在今年火起来,是个必然的结果。

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景观式的“打卡旅游”感到厌倦。

拍跟网上姿势一样的打卡照片,吃在别人旅游vlog里看过几十遍的网红小吃。

而无论是堪比西天取经的贵州漂流,还是让人浑身湿透的瀑布游、雨中爬山,都是这种打卡旅游的反面。

人是狼狈的,照片是模糊的。

但眼睛看到的景色、深处其中的兴奋做不了假。

@張張

一位最近刚刚去贵州旅游过的网友,玩漂流时手机始终装在防水袋里没掏出来。

最后发现能发到朋友圈的,只有自己被晒出色差的胳膊,和蹭到脚腕上的拖鞋。

“但要问我明年夏天还来不来,下次还来。”

最近越来越多人开始晒出自己正在贵州旅游,但关键词中很少能看到什么“人生打卡点”“穿搭指南”“最美机位”。

反正无论多时髦的搭配、多精致的妆容,也会在一个比一个野的景点和项目面前糊成一团。

但被镜头记录下来的每一张脸都很开心。

有人在玻璃一样清澈的山中溪流里玩“人体漂流”,背景音全是是傻乎乎但很快乐的大笑。

@前行小罗

有人正在体验“通天河”版本的漂流,结果前面正在乘风破浪的筏工,突然就在水里捞到老大一条鱼,直接甩在充气筏子上。

鱼:玩个沉浸式《通天河》,怎么还抓我这位NPC啊。

@晚中早安

也有人晒出壮观的景色。

山里随便一个野生景区里的瀑布,就能高到让人颈椎仰酸的程度。

@__27

又或者是自驾途中偶遇的巨大水流从山顶流下,感慨贵州果然人手一条瀑布。

@很贵州

结果被本地人科普这是山上县城的排水沟。

“通天河”漂流火了之后,更多人对去贵州来一场“野性旅游”产生了兴趣。

而景区似乎也越来越摸到了宣传门路,宣传语里原本的“避暑纳凉”全变成了“天然激流勇进”“惊险又刺激”。

@贵州洛北河漂流

推出“玩水套餐”,漂流到一半还能上岸吃顿烧烤补充体力。

一些景区甚至开通了直播,一边猛放现场“水中冲刺”的实时画面一边卖票。

再看看你我所在的城市,下周又是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

不说了,我这就去抢到贵州旅游的机票去了!

不可求正确,只好好说话。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见不散

喜欢请分享,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