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55万辆特斯拉即将出保,宁德时代、壳牌纷纷布局售后,新能源售后高峰期将至?

   时间:2024-08-21 11:20:03 来源:AC汽车作者:赵云飞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内容摘要:2025年开始,每年将有100万台新能源车进入深度维修,三电维保企业或迎来维修红利期。但车企全面控盘的垄断状态下,现阶段转型新能源还能赚大钱吗?

作者丨流意

投稿请加微信:18001896570

转载请注明来源:(ID:acqiche)

日前,随着宁德时代发布后市场服务品牌“宁家服务”、壳牌发布新能源服务网络“E蔚湃”,新能源售后市场的热度再次升温。

业内有观点表示,2025年,新能源将进入售后高峰期。

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到2025年,将有55万特斯拉出保(按特斯拉4年质保期计算,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到2021年累计销售55万台)。

据此推测,2025年开始,每年将有100万台新能源车进入深度维修,三电维保企业或迎来维修红利期。

但在红利的背面,新能源售后市场也存在诸多痛点和风险。对于想要转型新能源服务的修理厂来说,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转折点,也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过程。

01、电池厂、连锁、品牌商等相继布局

但三电维修商业模式仍未成定局

目前,对于三电维保市场的布局,电池厂、连锁、品牌商等对三电维修网络均做了不同模式的规划和摸索。

聚焦到备受关注的动力电池维修渠道,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有电池组装工厂的车企,将电池包通过物流运输至电池工厂维修,例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

第二,没有电池组装工厂的车企,由电池厂家下场自营或授权服务商维修,宁德时代作为典型代表,一方面与博世车联、途虎等维修连锁合作布局双品牌维修站;

另一方面面向全国招募售后服务代理商,截至目前,宁德时代设立了668家国内售后服务站及219家海外售后服务站,主要服务TOB的保内需求;

第三,是第三方的三电维修中心,有几类代表:

一类是品牌商打造的新能源认证网络,如壳牌E蔚湃认证店网络,包含新能源保养认证店和电池维修认证店,帮助传统汽服店做新能源服务升级转型。

二类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维修的服务商,上游帮助电池厂、网约车公司、保司等搭建维修服务网络,下游采用轻加盟模式,帮助汽修厂做新能源转型,以新能源培训切入,后续再帮修理厂谈电池授权机会,如电动工坊、盛德等。

三类是猫狗虎等汽服连锁试水的新能源售后模型,一方面做“店中店”模式,帮助传统门店向“油电兼修”转型;一方面建自营新能源专修中心。

四类是鲁班新能代表的类直营模式,修理厂只需投资设备和场地,鲁班负责管理,采用小店模型,分润模式,类似于为新能源专修大店建立卫星店。

这四类模式目前最大的挑战,均是能否拿到厂家的授权问题。

不过,不管是哪种模型,都在探索期,三电维修商业模式仍未成定局。随着新能源保有量持续增长,未来2-3年将是后市场玩家入局高峰期。

02、1万家修理厂仅130家可做三电维修

四大难题阻碍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F6大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3年,能够提供三电维修的门店占比从0.2%增加到1.3%,按1万家调研样本计算,仅有130家可以提供此服务。

而三电系统维保项目在门店端的渗透率非常低,究其原因,有四大难题:

一是技师从哪里来?

一位从事新能源售后培训的行业人士透露,传统技师转型新能源专修很难,这一群体本身学习能力偏弱,在燃油车维修领域的培养周期也很长,从学徒、中工到大工至少5-6年;而新能源维修对技师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要求更高。

“我们发现,一些参加完新能源技术培训的传统技师,回厂后仍然不具备维修能力,除极少数有电路基础的以外。”

二是新能源客户哪里来?

目前从事新能源车维修的门店,客户主要来自保司推送的事故车和物流、出行公司等2B的车辆。

保司推送的事故车资源对维修网点有要求,车主掌握去哪修的决定权,而选择授权渠道占主流;

而出行公司等2B客户对售后的要求,既要便宜,还要效率,这对修理厂的诊断及维修技术提出高要求,进厂体量小也很难赚钱。

三是怎么解决新能源车主的信任问题?

因为动力电池与安全紧密相关,且动力电池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60%。一家未获得授权的修理厂想要赢得车主信任,并不容易。

有行业人士透露,现在出保的新能源车主普遍的心态是,想去厂家授权体系修车嫌贵,去修理厂维修又担心修不好。因车主的不信任引发的售后纠纷不在少数。

四是目前投资一家电池的维修企业,成本其实挺高的。

据了解,预计投资成本30万到50万之间。电池厂家要求有各种的流程,各种的设备工具,以及厂房方面,要有防火隔离等硬件设施。

在这样一个成本区间,一家三电维修企业如果不能解决技师、客户及车主信任等问题,在毛利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赚钱很难。

03、新能源售后市场处在垄断状态,链条上各大玩家谁在赚钱?

新能源售后市场肯定存在,且规模不容小觑。

有数据显示,2025年,乘用车售后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万亿级别,其中有近15%的价值(约3000亿)来自于新能源车的售后维保。

进一步价值拆分,有10%~20%左右的份额由“三电”维保所贡献,照此测算,预计2030年‘三电’维保在后市场的规模可能会达到400亿元左右。

但对于如此规模的“蛋糕”,新能源产业链条上的各大玩家却各怀“心思”。

作为产业链条上的“链主”,新能源车企凭借质保政策和核心零配件垄断掌控售后话语权。

当下,车企的重心在于卖车,售后作为笼络车主的生态业务,目前是成本支出项,车企并不指望从售后端赚大钱,因此对售后链条上的利润卡得非常紧凑,这让动力电池企业、保险公司非常“头疼”。

实际上,消费者购车时获得电池超长质保的承诺,由电池厂家提供承保服务。而且大多数车企采购电池包时,就已约定好了电池部分的质保由电池厂来承担。

随着车企销量增多,电池厂为质保服务所付出的履约成本也随之大幅增加。比如维修网点、技术人才扩充、仓配、物流服务升级等。

面对新能源车喜人的增长势头,保险公司更是“叫苦不迭”。因为新能源车的产品特性所致,出险率、承保成本都比燃油车高得多,特别是动力电池维修目前正处在价格畸高的阶段。

此外,新能源车出事故以后,车企和电池厂出于安全性考虑,常常“以换代修”,进一步推高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

可以说,新能源售后仍处在车企全面控盘的垄断状态,车企对整个售后链条上的利润“精打细算”,留给产业链底端的独立售后企业,只剩“残渣”,因此现阶段想要靠转型新能源赚大钱不现实。

一位修理厂曾发文吐槽蔚来的某款车型,发生事故后电池直接锁死,只能去官方渠道才能解锁,第三方维修厂根本没有维修机会。

对于传统门店来说,是放弃油车业务全面投入新能源怀抱,还是走“油电兼修”陆续过渡,这是必答题。

不管怎么选,从长期看,出保的新能源车主更具价值。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加,以及新能源保险贵且难买的顽疾,需要自费解决事故损伤的车主,大概率不会去价格昂贵的厂家授权店,因此这才是是修理厂接下来需要重点着手布局的业务。

了解到,很多做三电服务的老板们都已经着手布局,通过短视频,通过直播等形式加强toC,吸引线上客户。

不过,往往看似巨大的机会背后也孕育着风险。

——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