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7日消息,近期,有关茉酸奶在上海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8月16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茉酸奶的北外滩来福士店、虹口白玉兰广场店以及LCM置汇旭辉广场店,发现这些门店确实已经关闭。
在虹口白玉兰广场,记者注意到茉酸奶的门店招牌和内部物料已被清空,隔壁柠季手打柠檬茶店的店员证实了这一变化,并表示该位置正在重新招商。同样,在北外滩来福士广场和LCM置汇旭辉广场,茉酸奶的原址也已被其他品牌或围挡覆盖,商场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些门店的关闭情况。
这些关闭的门店均位于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虹口北外滩和陆家嘴等核心地段,这使得门店关闭的原因更加令人费解。记者尝试联系茉酸奶的客服人员以了解闭店原因,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茉酸奶作为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现制酸奶饮品品牌,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布局,并拓展至马来西亚、迪拜等国际市场。然而,今年以来,茉酸奶频繁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在今年“3·15”前夕,上海消保委点名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指出其酸奶含量不高,但脂肪含量却异常高,与纯正酸奶的成分含量不符。此外,5月份还曝出部分加盟店使用过期原料、更换效期标签等严重问题。
“茉酸奶接连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无疑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大打击,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强调,对于茉酸奶这样的企业来说,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现制酸奶赛道的快速发展与茉酸奶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据ITBEAR了解,茉酸奶的门店数量在近年来迅速增长,尤其是在2023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然而,随着赛道热度的升高,入局现制酸奶的企业越来越多,相关的问题和争议也在快速增加。
除了茉酸奶外,上海市消保委还公布了其他现制酸奶品牌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这些产品也存在脂肪含量高、含糖量高、酸奶含量少等问题。这表明现制酸奶行业正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的趋严。
兴乡工作室首席战略发展顾问袁帅认为,现制酸奶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食品安全与质量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企业还需注重品牌建设与维护,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来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与忠诚度。
在面对行业挑战时,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对于现制酸奶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