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起几张小桌子,摆上几把凳子,就成了一个移动的商铺。中国新城市里不起眼的自由从业者金妮,和所有人一样,用劳动换取未来。不同的是,金妮的平台,狭小且流动,她有什么样的人生?
凌晨5点多,卖烧豆浆油条的金妮睁开惺忪的眼睛,拍醒了身边还在熟睡中的丈夫。夫妻俩蹑手蹑脚穿衣起床,生怕吵醒还在睡梦中的女儿。
把准备工作做好后,已经是7点多了,恰好是送孩子上学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叫醒贪睡的女儿,丈夫急匆匆地帮着料理,金妮一个人在门口继续准备出摊的工具。
金妮出摊的地点在女儿上的小学附近,既方便做生意,也方便接送女儿。从位于城中村的出租房到女儿上小学的地方,步行需要20多分钟。早上7点30分,准时将女儿送进学校后,夫妻俩把三轮车骑到老地方:炸油条,热豆浆,支桌子,撑太阳伞……金妮一家正式出摊了。
金妮说,他们夫妻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之所以每天要起那么早,是因为需要早起磨豆浆,因为豆浆每天都要保证新鲜,不能隔夜。摊子的工具看着简单,但其实“五脏俱全”。金妮说,她这些桌椅板凳和炉子厨具花了1000多元。
每个月1000多元的房租,孩子上学的各种花销,再加上一家人的日常吃喝拉撒,家里的老人,金妮家每个月花费不小。下午5点半,是女儿放学的时间,金妮急匆匆地赶过去,把女儿接到摊边。生意好的时候,金妮和丈夫忙着招呼客人,顾不上照顾女儿,但小姑娘乖巧懂事,会自己看书做作业。
夜幕降临,中国新城市的街边夜市开始熙熙攘攘。一边是浓烟滚滚的烤羊肉串摊,一边是专业贴膜的手机配件摊,再往前,是琳琅满目的水果摊,还有卖各种鞋垫袜子首饰的小摊,除了早餐,金妮也做宵夜生意,金妮的夜宵摊点,就夹在它们中间。为了占这么一个好位置,她每天早早地把送女儿进学校后,就要急匆匆地赶来支摊,只为在夜间更加显眼。
“摆地摊,要放得下身段,吃得了苦”,金妮说得好她是城市里的小人物,是普通的劳动者,也是中国新城市中经验丰富的“生活梦想家”。有的人摆地摊是为了温饱,有的人是为了改善生活,有的人是为了体验……其实,摆地摊更多折射出来的,是一种精神,“吃苦耐劳,靠双手赚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