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Nreal 徐驰:未来 AR 眼镜规模将超越手机,国产企业有望领跑苹果

   时间:2022-08-16 09:54:32 来源:新浪科技编辑:茹茹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元宇宙热潮之下,VR / AR 企业正在走向新一轮风口。

不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Nreal 创始人兼 CEO 徐驰更愿意将之称为空间互联网。他认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个 15 年是空间互联网的时代,也会有一个新的数字化终端 AR 眼镜。

徐驰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会有 10 亿部 AR 眼镜戴在消费者头上,规模或将超越智能手机。另外,他认为,相比中国在智能手机时代跟随苹果,在 AR 眼镜上则有望实现引领,由中国企业定义终端、软件体验,甚至是商业模式。

空间互联网时代 AR 眼镜规模将超越手机

在徐驰看来,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我们让互联网的体积变得特别大,但却把它压缩到了二维屏幕里,而 AR、VR 将让互联网再次实现升维,变成空间化的互联网,也即是空间互联网时代。

“下一个 15 年,很多人叫它元宇宙,我们觉得叫空间互联网可能更贴切。”徐驰说,正如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空间互联网时代也将产生新的终端,与 3D 化的互联网信息交互,这个新终端便是 AR 眼镜。

他给出的理由是,终端的趋势一定是希望离人越来越近,才能越来越便捷获取互联网信息,有什么比手机离人更近?就是 AR 眼镜,这也是在大脑植入芯片之前,人类需要的最后一块屏。当有了眼镜的屏幕显示之后,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包括电视屏幕,都在更远处。

不过,徐驰认为,如果 AR 眼镜要作为独立化的终端使用,可能底层的通信 5G 都不够,还需要慢慢过渡到那个阶段。Nreal 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一根线连接手机,利用了手机的计算、电池,可以把手机上的内容用这根线往用户眼前移,实现体验的增强。

“我们认为商业化的第一步是如何利用好今天移动互联网的资源。所以,首先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化,而不是一步到位的空间互联网。”他说,内容的 3D 升维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 3D 素材内容越来越多,引入复杂的 3D 交互,最后才能实现虚实融合的空间互联网终极形态。

而届时可以把越来越多的运算放到云端,AR 眼镜也将从有线过渡到无线,实现更加轻巧的形态。他的预测是在五年之内可以做到。

徐驰还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会有 10 亿部眼镜戴在大家头上,整个 AR 的体量将超越手机。

中国企业有望领跑苹果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苹果计划在 2023 年 1 月发布其 AR / VR 头戴设备。苹果的入局,也有望推动 AR 眼镜的大规模普及。

不过徐驰认为,在上一个 15 年,是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时代,中国处于跟随状态;而这一次,中国会以前所未有的引领姿态参与到这个行业的终端、体验定义,甚至是商业模式。

“从供应链资源,人才储备,相关政策和本身的市场,这个市场不光是中国市场,甚至包括全球化市场,让我们具备了一旦我们做得对,可以快速的实现扩大。”徐驰说,在 AR 眼镜上,中国企业不需要再采用 Copy to China 的模式,而是成为最快、最好的第一名,平台的更迭并不一定再由苹果决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厂商确实在 AR 眼镜上已经实现了领先。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报告显示,从 2020 年到 2021 年,消费级 AR 设备市场营收规模增长了两倍,出货量同比增长 161%。中国品牌 Nreal 2021 年市场份额达到 75%,2022 年上半年上升至 81%,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国产 AR 眼镜品牌。

不过,AR 眼镜要真正迎来爆发拐点,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徐驰坦言,中国目前还需要在底层技术上进行一系列的非连续创新,包含芯片、光学、视觉、边缘计算等,同时还需要更多虚实融合的互联网应用。

他透露,Nreal 将于 8 月 23 日面向中国市场发布 AR 眼镜新品,实现更多的连接,适配更多的设备;与超级 App 合作,推出更多 AR 化的内容;同时还在车载场景构建了 3D 化的体验。

“未来五年,我们想打造的是至少在全球创业公司里 NO.1 的品牌,让大家听到 AR,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苹果,而是 Nreal。”他说。

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抛开苹果,Nreal 面临的还有国内众多的竞争对手。比如小米、OPPO、vivo 等国产手机厂商均对 AR 眼镜有所布局,罗永浩此前也宣布进军 AR 行业。

“这次罗老师选了一个非常朝阳的行业”,徐驰开玩笑说,当前 AR 行业仍然非常早期,Nreal 欢迎共创和竞争,共同把行业做得更大,而不是担忧竞争。“因为竞争带来的会是持续的创新,去打磨出更好的产品,最终让这个行业快速地起来,这是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