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养生:三“防”五“养”全攻略
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传统中医智慧提醒我们,此时养生需注重三“防”与五“养”,以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健康。
首先,防燥是关键。秋季天干物燥,人体易受秋燥之邪影响,特别是呼吸系统。因此,保湿润燥成为首要任务。建议多喝水,并适量摄入养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及南瓜等,这些食物能有效滋润身体,防止干燥。
其次,防“散”亦不可忽视。秋季养生宜收敛不宜发散,酸味食物如橘子、柠檬、石榴等,有助于收敛肺气,应适当食用。同时,减少葱、姜、蒜等辛味食物的摄入,以免助长肺气,引发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再者,防寒同样重要。虽然立秋后“秋老虎”余威犹存,但早晚温差已开始显现。此时应注意适时添衣,夜间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并适当关窗保暖。保护血管丰富的部位,如脖子、后背和脚部,避免直吹冷风,以防寒气侵袭。
除了三“防”,五“养”同样重要。精神调养方面,秋季宜保持内心宁静、神志安宁,避免悲忧伤感,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气。起居调养上,应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以适应阳气收敛和肺气舒展的需要。同时,穿衣不宜过多,以符合“春捂秋冻”的原则。
饮食调养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环节。立秋后应以“减辛增酸”为原则,收敛肺气。适当食用酸味果蔬,如乌梅、山楂等,同时增加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蜂蜜等,以应对秋季燥气。
运动调养方面,秋季宜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项目,如慢跑、太极等,保持适时有度、循序渐进。运动后不宜立即饮用冷水,以免脾胃受损。
最后,按摩养生也是一种有效的秋季保健方法。其中,“呬字导引功”简单易行,通过口吐“呬”字,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能有效泄出肺之浊气,锻炼呼吸功能,促进气血融合,增强肺活量。
立秋养生需注重三“防”五“养”,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及按摩等方法,调养身心,顺应自然规律,享受健康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