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过期难喝尖叫卖68元,这场消费狂欢谁才是清醒者?

   时间:2025-07-20 15:18:40 来源:麻辣辛语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款曾以“难喝”著称的饮料——红色尖叫,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竟被炒出了68元的高价,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款饮料因其独特的红参口味和过期的酸腐气息,成为了消费市场的一股“清流”,让人不禁质疑:这究竟是买卖,还是一场另类的狂欢?

在这场炒作中,商家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打着“最后一批”的旗号,将临期的红色尖叫包装成“绝版珍藏”,甚至不惜夸大其词,声称只有以68元的价格购入,才算得上“真正值得”。这些商家擅长将“难喝”转化为“独特”,将“临期”美化成“稀有”,仿佛是在向消费者推销一件艺术品,而非一瓶即将过期的饮料。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在利用消费者的怀旧心理,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收割”行动。

而在这场炒作中,买家们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咋舌。他们之中,不乏当年对这款饮料嗤之以鼻的人,如今却争相抢购,甚至不惜高价购入。他们捧着快过期的瓶子拍照发朋友圈,仿佛是在炫耀自己的“青春记忆”。有人辩解说,他们购买的是“回忆”,但这样的回忆,真的值得用如此高昂的代价去唤醒吗?更何况,这种回忆的味道,更像是红参混合着肥皂水的怪味,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青春,是否真的值得怀念?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网络红人和博主也加入了这场炒作大军。他们拍摄视频,挑战“天价难喝饮料”,对着镜头龇牙咧嘴,却依然坚称“值了”。这种行为,无疑是在为这场炒作推波助澜,让更多人陷入了这场“病态”的狂欢之中。他们仿佛被流量所驱使,将难喝当成了勋章,将被坑当成了时髦,甚至乐此不疲地排队交智商税。

在这场炒作中,商家的精明、买家的盲目以及平台的默许,共同构成了一个荒诞的“生态圈”。商家揣着明白装糊涂,利用信息差大肆割韭菜;买家揣着糊涂装明白,用“情怀”为愚蠢遮羞;平台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便任由这场闹剧继续上演。大家心照不宣地搭台唱戏,将一场赤裸裸的骗局包装成了“成年人的童话”。

68元的红色尖叫,不仅仅是一瓶饮料,更是一面照妖镜。它照出了商家的贪婪与无耻,照出了消费者的愚蠢与盲从,更照出了整个市场对“病态炒作”的纵容与默许。当最难喝的饮料卖出了黄金价,当最该扔掉的临期品成了收藏品,这场闹剧中,确实找不到一个清醒的“正常人”。毕竟,在这个充满泡沫的消费市场里,清醒往往意味着被孤立和排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