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良渚突发自来水异味事件,居民抢购瓶装水陷入用水焦虑
近日,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的居民们突然遭遇了一场自来水异味风波,一时间,小区内的瓶装水和桶装水被抢购一空,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7月16日下午,不少居民在社交平台和小区群聊中反映,家中自来水出现了难以忍受的异味,形容为臭鸡蛋、腐烂鱼虾甚至下水道的气味。
据居民吴先生描述,晚上8点左右他打开主卧卫生间的水龙头时,一股浓烈到令人作呕的气味扑鼻而来,使得他连洗澡都不敢,更不用说用这些水来做饭或饮用了。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附近超市的瓶装水和桶装水迅速被抢购一空,不少居民甚至不惜驱车数公里前往其他区域购买。
余杭环境水务公司迅速回应,当晚即发布紧急通报,表示已启动应急预案,切换了水源并对管网进行了全面冲洗。通报指出,截至当日下午,出厂水水质和主管网水质均已恢复正常,但末梢支管仍存在存水残留问题,提醒用户排放管道内积水后再使用。然而,直到次日上午,部分居民反映异味虽有减轻,但仍未完全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杭州首次发生类似事件。2020年7月,西湖区也曾出现自来水异味问题,虽然最终查明原因并处理,但同样引发了大量质疑。此次良渚街道再次爆发相似问题,不禁让人对杭州的饮用水安全体系产生疑虑,居民们纷纷呼吁加强水质监测和预警机制,确保用水安全。
针对此次事件,供水公司承诺对相关区域每户居民7月份给予5吨水费减免补偿,但这一措施并未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不少网友表示,相比于水费减免,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保障用水安全,以及如何对受损的热水器、水壶和管道进行赔偿。一位居民直言,现在不是水费贵不贵的问题,而是安全感崩塌了。
此次自来水异味事件不仅是一场用水危机,更是一场信任危机。相关部门虽然迅速响应并处理,但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加强水质监测、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常态化管理管道末端存水残留问题以及提高居民自查和过滤用水的能力,都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方向。
在此,也提醒广大居民,家庭自检水质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闻气味以及看泡沫与附着物等方法进行。如发现异常,请第一时间拍照留存并联系供水公司和社区备案,以确保自身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