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金通灵财务造假案升级,多名高管面临刑事追责,市场何去何从?

   时间:2025-07-19 15:36:3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金通灵财务造假案持续发酵,公司及多名高管面临刑事追责。

金通灵,这家曾风光一时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如今却因长达六年的财务造假而深陷泥潭。据最新公告,金通灵及其六名相关责任人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罪名涉及欺诈发行股票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

自2023年起,金通灵财务造假案便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24年1月,江苏证监局首先对金通灵及其相关责任人处以570万元的行政处罚。同年12月,金通灵又被投资者告上法庭,进入民事赔偿阶段。如今,随着刑事追责的启动,金通灵已步入“处罚三件套”的最后一步。

据调查,金通灵在2017年至2022年期间,通过伪造工程进度确认表、发货单等手段,虚增营业收入约11.35亿元,虚增利润4.68亿元。公司在2017年以高价收购净资产远低于收购价的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时,还在发行文件中编造虚假内容,涉嫌欺诈发行股票。

此次被刑事追责的六名责任人,包括金通灵造假期间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董秘和财务负责人等核心管理层。业内人士分析,鉴于金通灵财务造假案的影响恶劣,这些嫌疑人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除了金通灵及其高管,为其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也难逃干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和华西证券因在金通灵造假案中未尽到勤勉尽责义务,分别被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和保荐资格六个月。东吴证券、国海证券和光大证券也因持续督导不力而收到罚单。

值得注意的是,金通灵案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已有至少九家A股上市公司因严重违法违规而涉及刑事责任。这些公司中,不乏因欺诈发行、违规披露等行为而被起诉的案例。如ST起步的前任董事长、总经理等五名高管被集体起诉;瑞斯康达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及董事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锦州港、博天环境的相关副总裁或实控人也相继被捕。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介机构纷纷加大合规投入。多家投行和会计所表示,已全面加强股权项目的尽职调查力度,特别是在持续督导期间,将投入更多人力和时间进行细致调查,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金通灵造假案的持续发酵,不仅给公司自身带来了沉重的财务压力和法律纠纷,也给整个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业内人士指出,对违规上市公司的严厉处罚,不仅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更是对资本市场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的维护。同时,这也将促使上市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