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第十六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北京盛大召开,以“贸链全球,共享粮安”为核心议题,汇聚了来自中国贸促会、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及众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代表。其中,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WTO副总干事波冈、FAO首席经济学家库伦等重量级嘉宾出席并发表见解,共同探讨全球农业贸易的新趋势与策略。
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发表了致辞,强调了农业贸易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会议还发布了《202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分析与前景展望。
广东南方农村报总经理张璐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媒体+”助力广东农产品出口实践的经验与思考》的主题演讲,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观点:“出口农产品是‘金’,文化是‘玉’,‘媒体+’助力农产品出口,就如同为‘金’镶上‘玉’,实现媒体与产业的双向赋能,共同提升价值。”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可。
张璐进一步介绍了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媒体的公信力、智库功能、传播力和创意能力,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农产品品牌文化产业园)作为全国唯一集聚媒体与文化资源的产业园,通过“媒体+”组合服务,实现了农产品在物质价值基础上的文化增值。自2021年起,广东连续五年开展“喊全球吃广东荔枝”活动,成功将荔枝推介至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更是实现了荔枝出口德国的历史性突破。
“广东荔枝号”飞机的首航,标志着广东荔枝品牌国际化的新里程碑。荔枝的出口不仅带来了价值的跃升,更推动了产区的产业升级。汕头雷岭镇的荔枝出口标准,倒逼当地保持更高的管理水平,实现了“优质”与“优价”的良性循环。
广东荔枝出口龙头企业中荔集团的“荔枝花旦”品牌,在“媒体+”的助力下,成功走向世界。中荔董事长陈耀华表示,“荔枝花旦”不仅出口,更是“唱着歌跳着舞”地走向世界,其文化内涵与传播价值,让荔枝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广东“媒体+”助力农产品出口的实践,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一模式将媒体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以文化为核心驱动力,为农产品赋予了更高的附加值,提升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参会企业代表也表示,广东的经验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未来将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媒体+农业”发展路径。
国联水产集团董事长李忠认为,广东首创的“媒体+”模式为农产品出口开拓了新思路,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更畅通了农产品出海航道。他强调,品牌的文化内涵与传播推广在拓展市场中至关重要,广东“媒体+”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澳洲华侨企业家赵春柳也对广东“媒体+”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在海外市场中,中国农产品要想站稳脚跟,除了品质过硬外,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同样关键。广东“媒体+”模式通过“媒体+文化”价值共创,“媒体+产业”深度融合,“媒体+品牌”转化增效,为农产品破圈出彩提供了助力,也为农业国际贸易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