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文生视频领域,一场激烈的竞争正在国内上演,主角是字节跳动旗下的即梦AI与快手的可灵AI。然而,大洋彼岸的谷歌I/O 2025大会却悄然为这场竞赛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启示。
当前,国内的AI文生视频市场形成了双雄对峙的格局。即梦AI,在字节跳动高达120亿美元的AI投资战略中占据核心位置,用户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而可灵AI,自商业化以来,凭借出色的性能评测表现,累计营业收入已超过1亿元,成为快手2024年度财报中的亮点。
尽管即梦AI和可灵AI在国内市场各展所长,但谷歌I/O 2025大会上发布的Veo 3.0和Flow AI电影制作工具,不仅展示了技术上的突破,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化商业思路。这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单纯的技术竞争或许已难以持续。
谷歌的新思维在于,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单个技术的领先,而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AI驱动生态系统。当国内的两家平台还在比拼性能指标时,谷歌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AI文生视频能力融入用户的整个工作流程中。
Veo 3.0首次实现了原生音频生成,这一突破体现了谷歌在多模态融合方面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Veo 3.0并非作为一个独立产品推出,而是深度整合到了Flow AI电影制作工具中。Flow汇集了Veo、Imagen和Gemini三大模型,让用户能够无缝创建电影片段、场景和故事。
谷歌的商业化思路展现了三个关键特点:首先,将基础模型能力进行生态化释放,通过Veo 3.0的原生音频生成,用户能够同时生成视听内容,创作效率大幅提升。其次,围绕订阅体系对AI产品重新定价,谷歌AI Ultra的高价格反映了整个AI生态系统的价值,将AI工具从效率提升工具升级为专业创作者的核心生产力平台。最后,通过深度整合多个基础大模型并嵌入各个常规产品,谷歌构建了难以被单点突破的技术壁垒。
面对谷歌展现出的技术能力与生态化思维,即梦AI和可灵AI都站在了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上。两家平台虽然在技术能力上各有优势,但在生态化布局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仍有待提升。
一方面,两家平台需要加强对多模态能力的整合。即梦AI以电影级画质和2K分辨率输出著称,而可灵AI引入了多模态视觉语言(MVL)概念。然而,与谷歌将三大模型深度融合的做法相比,两家平台的整合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即梦AI需要在多个专业文生视频模型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协同关系,而可灵AI则应该考虑将视频生成能力与图像生成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
另一方面,两家平台都需要构建面向个人用户的系统性订阅产品。谷歌AI Ultra的定价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AI工具的价值应该基于其为用户创造的完整价值链。即梦AI可以利用其全球发布策略开发差异化的订阅产品,而可灵AI则可以考虑推出包含创作工具、素材库、分发渠道和变现支持的一体化订阅服务。
两家平台还需要完善创作生态的构建。即梦AI可以依靠TikTok的全球创作生态,构建一个面向国际创意社区的完整创作链条。而可灵AI则可以学习谷歌Flow的设计思路,开发一个深度整合快手生态的创作工具,让用户从创意构思到发布推广、商业变现形成完整闭环。
最后,两家平台都需要考虑AI Agent的发展路径。谷歌Agent Mode的推出预示着AI工具正在从被动的内容生成器向主动的工作流助手转变。对于即梦AI和可灵AI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将文生视频生成能力与更广泛的创作和商业流程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