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鑫洋
编辑|李文贤
5月20日,农夫山泉在杭州总部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关于近期农夫山泉产品代工的传闻,钟睒睒在会上给予回应:“不反对代工,但农夫山泉目前的所有产品是无法代工的。”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表示,天然水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需保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产系统高度定制,对水源地依赖性强,难以代工。
财报显示,农夫山泉去年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净利润为121.23亿元,同比增加0.4%。
钟睒睒在财报中坦言,去年公司遭遇“有组织、持续性的网络恶意攻击”,导致包装饮用水产品市占率连续三个月下滑,全年该品类收益同比减少21.3%,品牌形象面临“历史性考验”。
截至5月22日收盘,农夫山泉跌2.73%,报36.7港元/股,总市值4127亿港元。
钟睒睒称农夫山泉目前所有产品无法代加工
未来会积极参与养生水赛道
在农夫山泉股东大会上,钟睒睒称,在工业体系中,代工是普遍存在的协同方式。但对于农夫山泉而言,代工在根本上几乎是行不通的——公司对水源地有极高依赖,其生产系统高度定制,从管线铺设、原水处理、灌装设备到每一瓶标签的粘贴,背后是极其复杂的标准流程。
他举例,在长白山地区临江水源地,农夫山泉的取水管道长达98公里,从深山里把泉水引出来,这样的取水模式让代工不具备可能性。
据了解,农夫山泉目前已布局14大水源地、30余个先进生产基地,并继续在核心水源地投资扩建。农夫山泉方面表示,“水源地—工厂—市场”的路径,虽然是高成本,但也意味着高质量和不可复制。
詹军豪表示,纯净水与天然水生产本质区别在于水源,而非技术。纯净水一般来自公共供水系统,采用反渗透或蒸馏技术,去除水中杂质,工艺相对简单,大部分厂商可生产或代工。天然水则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需保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产系统高度定制,对水源地依赖性强,难以代工。
詹军豪指出,钟睒睒在娃哈哈“代工”风波期间强调农夫山泉产品无法代工,主要是出于公关考虑。这一表态旨在提前对外说明农夫山泉的产品特性,防止“代工”舆情波及自身,维护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的可信度,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
据了解,去年,农夫山泉在全国同步推进了 6 个水源地项目,包括总投资 50 亿的建德项目、总投资 13.5 亿的青城山项目、总投资 15 亿的海口项目等,随着这些水源地在未来的投入使用,水源地建厂的农夫山泉自主模式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大会上,还有股东还问到了是否考虑养生水、是否进一步加码咖啡的问题。但钟睒睒表示,养生水需要具备一定功效,他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够真正生产中式养生水的企业,但未来会积极参与赛道。
去年农夫山泉净利润为121.23亿元,包装饮用水收益下滑21.3%
财报显示,农夫山泉去年营收428.96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净利润为121.23亿元,同比增加0.4%。
以天然水和东方树叶为代表的茶饮料板块仍然是农夫山泉营收的主力。
其中,2024年,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产品的收益为159.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3%,占总收益的比例为37.2%。
农夫山泉的茶饮料产品报告期内录得收益167.45亿元,同比增长32.3%,占总收益的39%。
钟睒睒坦言,过去一年,农夫山泉在包装水业务上的确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品牌遭遇外部攻击后,一些负面舆论带来阶段性波动。
钟睒睒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在网络上受到了有组织、长时间的连续抹黑和攻击,农夫山泉在品牌形象上遭受了历史性的考验。
“我们的包装饮用水产品的市占率经历了三个月的持续下滑,全年包装饮用水产品收益下滑了21.3%,但仍然稳居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2024年农夫山泉毛利润为249.16 亿元,较2023年的254.07亿元,减少1.9%。
报告期内农夫山泉毛利率则由去年同期的59.5%减少1.4个百分点至58.1%,这主要是由于纯净水产品新品上市促销的影响、包装饮用水产品销量下降带来固定成本分摊上升、以及果汁原料价格的上升。
农夫山泉的销售费用也有所下降。
2024年农夫山泉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91.73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92.84亿元减少1.2%,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总收益21.4%,比2023年的占比21.8%下降0.4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广告及促销开支对比去年同期虽有所提升,但物流费率受产品销售量的品项结构影响有所下降。